栏目列表
四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
发布时间:2018-09-2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赵婷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四年级数学               时间:    2018、9、25          

备课组长:        赵婷         记录人:  许旸         

参与人员:     赵婷、夏振贤、许旸 、秦志刚                                  

中心发言人:     赵婷         

研讨内容    《升和毫升》                                         

研讨过程:

赵婷:

一、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一升和一毫升的容量观念;知道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逐步了解测量容量的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容量单位并进行表达和交流;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

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和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内容主要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这部分内容在传统的教材中,都安排在体积计算之后。考虑到容量与容量单位在生活里经常出现,学生会经常接触,同时也和长度、质量的含义及计量单位一样,单独认识和学习是可行的,只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容量,通过容量的多少又可以认识容量单位。因此在四年级单独列出一个单元教学。事实上如果学生具有了容量的概念,对于体积这一抽象的概念的认识,是十分有利的,将成为认识“体积”的基础。本单元分三段安排:先通过例1教学,引导学生体会、感悟容量的含义;再通过例2~例4分别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最后通过例5学习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并学会简单的换算。

    本单元之后,还结合安排实践活动“美妙的杯琴”,让学生调整水杯里的水,制作“杯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三、单元知识基础:

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

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

四、单元知识重点:

1. 以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帮助学生逐步建立容量的概念;

2.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

五、单元知识重点:

    教学升和毫升,让学生体会它们的实际意义;并引导学生应用升和毫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

讨论知识点分解及教学建议:

秦志刚:1.联系具体实际体验容量和认识容量单位

◆结合实例在具体比较中体验容量的含义

    认识升和毫升,首先要了解容量,但对于学生来说,容量这个词既可能有过接触,又是难以建立的一个概念。P10例题安排了三个小题,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在具体的比较中体验、感受容量的含义。先通过比较两个茶杯哪个盛水多一些,向学生说明盛水多的容量比较大,体会杯子能盛水的多少就是它的容量大小。再让学生通过操作比较出容量的大小,进一步体会容量的含义。然后引导学生进一步操作,体会容器的容量大小,了解容量可以用数量来表达它的多少,感受计量容量也要用统一的容量单位。

◆结合实例在具体情境中感受、了解“升”的实际意义

    教材P11例题着重认识容量单位升。首先结合常见的容器,让学生体会升是容量的单位,提出1升有多少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1升”具体容量的大小;然后用量杯进行实验,认识棱长1分米的容器的容量就是1升,建立升的概念,了解升的实际意义。同时联系常见的容器进一步体验1升具体是多少,强化1升的认识。

◆结合观察在具体操作中体验、了解“毫升”的实际意义

    教材P15例题则是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同样先观察常见容器,体会毫升也是容量的单位;接着观察量筒里1毫升的水,具体感知1毫升的量,认识计量单位毫升是很小的容量单位;然后进一步实验,通过数出1毫升大约有这样的几小滴,具体感受1毫升的量,了解毫升的实际意义。

◆结合实践在具体操作中认识升和毫升间的进率

    教材P16例题通过实践,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亲身看到1升正好是1000毫升,获得对升与毫升进率的认识,掌握1升=1000毫升。并在“想想做做”中安排简单的换算,让学生应用已有方法学会升与毫升的简单换算。

 联系现实生活和加强操作,加深对升和毫升的认识

◆观察一些容器感受“升”是常见的量

    为了使学生深化对升和毫升的认识,教材让学生进一步观察、了解升是生活里常用的一种量,如P12第3题,通过观察一些容器的容量大小,了解容量单位升是生活里经常用到的一种单位。

◆制作 1 升的量器和进行测量,强化 1 升的感知

    加强对1升的具体感知,是加深升的认识的有效途径,因此教材在P13安排了例题,让学生自己制作1升的量器,并平均分出几分之几升。这样的制作,一方面可以具体感受1升多少,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制作的量具成为1升的学具。教材还从量化1升出发,使学生具体感受1升,先用1升的学具测量,具体描述1升水有几杯,实际量化1升有多少;再观察常见容器,进行估计、测量,形成1升的空间观念,强化1升的概念。

◆观察常见器皿感受毫升是很小的单位

    在认识毫升以后,教材安排学生进一步观察,体会容量单位毫升。P16第1题,观察小针筒里那些注射液就有5毫升,可以联系具体情境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单位;第2题,操作、观察容器里很少的水就有50毫升,既体会50毫升的多少,也可以了解毫升确实是很小的单位;第3题既要注意加深1升=1000毫升的认识,又要注意体会1毫升是很小的单位。

夏振贤:重视估计容量多少,发展空间观念

◆结合 1 升的认识进行估计,加强 1 升的空间知觉

    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容量多少的空间知觉,是其重要目标之一。教材在教学容量单位升时,重视通过观察、估计1升的容量,促使学生达成这方面的目标。例如P12第4题,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里常见的容器,估计容量比1升大还是小,进一步体会1升的空间大小;P13例题中(2),要求学生先观察一碗水的多少,再量一量大约有多少,对1升有大体的感受,并进一步用一些容器进行估计和测量,都有利于形成1升的空间知觉。

◆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形成空间大小的量化观念

    除了加强1升的空间知觉外,还多次通过观察进行估计、比较,帮助学生把容量进行量化,形成空间大小的空间知觉。如P14第1-2题,先用容器盛1升水看看有多少,以此分别估计出这些常见容器的大小,用量化的方法感受空间大小;再以此为基础让学生估计、比较,感受容器的容量多少,促进空间知觉的形成。

◆联系实际感受不同容器的容量多少

为了加强空间观念,教材还借助实际量具或通过操作,感受容量的多少,以发展空间知觉。例如P18练习二第1、2题,根据容器的大小选择相应的容量单位,体会升和毫升的大小,并通过观察、量化,体会容器的容量多少;P19第5~7题选择容器、做量具、估计容器存水多少并实际测量,感受容量多少,发展空间知觉。

许旸:实践活动突出实践性,注意综合性

◆通过实践体验容器质地不同、盛水多少,敲击出的音也不同 

  首先通过P20“敲敲听听”,感受容器不同,盛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不同;同样的容器,盛不同量的水,敲出的音也不同,从而了解用容器盛水可以敲出高低不同的音。教学时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识的:根据发音的高低,可以用几个杯子做成“杯琴”演奏乐曲。这样才能使做杯琴的活动含有丰富的数学内容。

◆通过制作“杯琴”并演奏、演唱,体现内容的综合

    接着通过P21“编编唱唱”,组织学生用同一种杯子盛水,进行发音高低的调试,做出一个杯琴,编出乐曲一起敲一敲,唱一唱,使数学上认识的容量和演奏乐曲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受杯琴的奇妙。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