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吟》教学设计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秦娣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游子吟》,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唱出纯真、质朴的母子之情。
2、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演唱、表现歌曲,充分感受歌曲的旋律与诗词节奏、意境的默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诗教传统。
3、掌握音乐知识四二拍、波音记号等,知其涵意及强弱规律,并能在歌唱中体现。
4、更多地了解、欣赏“新学堂歌”中的一些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点: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游子吟》
教学难点:声音的掌握、轮唱方式
教学用具: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歌曲《读唐诗》,完成发声练习
1、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读唐诗》这首童声合唱曲,今天,请大家再次来复习演唱这首歌曲,在唱之前,请同学们说一说:要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呢?(生:柔和连贯的、美好的声音)
2、学生演唱:提醒学生唱歌的坐姿等。(PPT展示歌词)
二、新歌教学《游子吟》
师:唐诗里有风霜雪雨,也有酸甜苦辣,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在视频中你看到得是哪一首诗,它 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呢?
1、第一遍听赏《游子吟》,学生说一说:《游子吟》,表现了一位母亲对儿子的牵挂和儿子依依惜别、想要报答母亲的心情。
2、师简介歌曲背景:这首《游子吟》是唐朝诗人孟郊所作。他早年漂泊无依、穷困潦倒,50岁时才到溧阳做官,便将母亲接到身边,诗人仕途失意,尝尽世态炎凉,因此更觉得亲情之可贵,于是写出了这首发自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游子吟》
3、第二遍听 师:请同学们再次听赏,歌曲是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它的速度又是怎样的?(柔和连贯的声音,中速)
4、唱谱:
师:这首《游子吟》也是由谷建芬老师编曲的“新学堂歌”之一,那谷老师是用哪些音符来谱曲的呢?(出示歌谱,准备唱谱)
(1)师指着字母谱先唱一遍,问:有你不认识的记号吗?
(师生分析、唱一唱波音记号,师板书讲解,生唱一唱)
(2)四二拍子:师生理解四二拍的意义和强弱,在这首歌曲中的强弱要柔和一些,师唱生拍,动作要柔和。
(3)分乐句听唱歌谱(2小节)(字母谱)
(4)分乐句听唱歌谱(4小节)(减少字字母谱)
(5)完整唱谱(减少更多字母谱)
提示:唱谱时一要关注学生的坐姿;二是指导学生的声音要连贯,如同歌曲的母亲的密密丝线一样。
5、填词演唱:要求学生词谱结合演唱:
(1)分乐句听唱(4小节一个乐句)共2遍,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唱谱:连贯的声音,强弱起伏。
(2)完整跟琴演唱。
(3)师范唱:请同学们听老师唱一唱,看看老师是用怎样声音来唱出母亲那密密的针线和游子的感恩之情的呢?声音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师指着歌谱演唱,突出“身”、“密密”声断气连、“报”)
生听赏分析:连贯的声音,有强也有弱,其中突出“身、密密、报”等字。
(4)学生跟琴演唱
(5)听录音范唱,学生张口默唱。
(6)合伴奏音乐演唱。
6、采用多种方式演唱、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的歌声让老师深深地感受到了一位母亲和儿子之间的深情。这世上千千万万的母亲和千千万万儿子之间的爱都一样,绵绵不断,此起彼伏,你们想一想可以用哪种演唱方式来表现千万母子的深情呢?(生:轮唱)
(1)轮唱:把学生分成两组,先后演唱,并提醒学生歌唱声音、情感的要求
(2)歌表演:师:人们常常在情到浓时手舞足蹈,那你能根据歌曲,用间单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母亲灯下缝衣、孟子依依惜别的场景吗?(先引导学生创编,再带领学生一起来边唱边演。)
(3)打击乐伴奏: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母亲在油灯下为儿子缝补衣衫……)
提示:这一环节可根据时间的需要进行取舍。
四、拓展欣赏“新学堂歌”其它歌曲:
师:同学们表演真是细致入微!最后秦老师还要向大家推荐一首“新学堂歌”里的歌曲《春晓》,大家边欣赏边感受!,你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欣赏、表现它。
1、《春晓》 谷建芬作曲
(1)听一小段,说一说:欢快活泼,轻松跳跃,就像孩子们在春天里游戏歌唱情景。
(2)听第一段,并表现歌曲。
2、《春晓》 陈炳铮作曲
(1)师边踱步,边让学生听赏,问:老师是怎样来听这首《春晓》的?生:慢慢地踱步,好像是大诗人在吟诗诵唱一样。
(2)让学生模仿,边唱边表演。
五、小结结束
师:唐诗把大千世界带到了我们眼前:这里有花鸟虫鱼,有人间真情,而音乐又赋予了唐诗丰富的生命力,同学们,就让我们尽情歌唱,唱出更多美好动听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