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六年级 时间:2015年12月14日
备课组长:吴艳 记录人:吴琴芳
参与人:吴艳 袁霞 秦勇 董美玉 吴琴芳 陆正平
中心发言人:吴琴芳
研讨内容:苏教版数学第11册总复习
研讨过程:
吴琴芳:本册要复习的内容有:长方体和正方体。 分数乘法。 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复习重点是:分数的计算(包括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难点是:长方体、正方体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复习指导思想: 通过总复习,要把本学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系统化,使学生对所学的概念、计算法则、规律性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得到进一步地提高,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要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分数乘、除法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式题,能应用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能应用分数乘法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能列方程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求比值、化简比,能正确解决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进行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进一步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进一步理解体积(容积)及其常用计量单位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解答有关这方面的简单实际问题。
5、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能综合应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日常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感、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反思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使学生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评价和反思自己在本学期的整体学习情况,体验与同学交流和获取知识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吴艳:复习过程中我们要坚持这样几条复习原则
1、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觉地进行整理和复习,提高复习能力。
2、充分体现教师的指导作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要适时讲解点拨,保证复习效果。
3、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分类推进的教学原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查漏补缺,集中答疑,提高复习效果。
袁霞: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复习的方法:
1、按单元整理复习,巩固基础知识。复习第一阶段老师要带领学生按单元抓准知识的重难点,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与链接,使之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应用题的复习,可由简单的分数应用题链接到稍复杂的复合应用题,将知识整合链接起来,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2、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平时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要特别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不只是机械重复的练习,而是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和策略。让学生记住“一看二想三算”,看清题目中的数、符号;想好计算的顺序,什么地方可以口算,什么地方要笔算,哪里可以简便计算;最后动笔算。
3、加强与实际的联系 适应新课标的精神,加强知识的综合应用以及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讲练结合 有讲有练,在练中发现问题。
5、分层指导 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对于中差生和优生在复习上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层复习、分层指导。
董美玉:整理与复习内容的具体安排及各部分要点分析:
这部分教材一共分四部分安排
第一部分是“数的世界”。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比和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练习求比值和化简比,分数乘、除法以及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上述知识和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第二部分是“图形王国”。主要引导学生整理和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常用体积(容积)单位的意义及其进率,以及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计算方法,解决一些这方面的实际问题。
第三部分是“应用广角”。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调查、动手操作和讨论交流,完整经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第四部分是“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对自己本学期的数学学习情况作出综合的、实事求是的评价。
秦勇:复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搞题海战,把学生做得云里雾里,坚守复习原则,认清复习目标,合理安排好每堂课的梳理时间与练习时间。通过我们的总复习,要使我们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自身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相应的提高,要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