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及全册目的要求:
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共包括了五个单元26课时的内容。科学的本质就是从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特别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科学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努力去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亲近科学,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科学,从而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本册教材强调小学生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使学生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本册教材引进了法国“做中学”的教学思想,体现了手脑结合的教学要求。本册的教学目的要求是: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科学的概念,知道科学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导学生学会问“为什么”,并能分析问题的主次,选择可以研究的问题,认真展开研究。
2、过程与方法:教会学生科学的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通过观察与测量、假设与搜集证据、解释与模型、设计与制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强调科学概念的结构化,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各相关主题之下,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合和科学的人文精神的渗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本册教材的使用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科学学科,对科学这门课程有很强的神秘感,认为科学是很高不可攀的事情。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遇事总想问个为什么,要抓住这个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通过科学课的学习,破除学生对于科学的畏惧感,全身心投入到日常的科学当中,当好小小科学家。
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这一册是《科学》起始年级,从探究对象上看以认识事物的现象和变化的现象为主,即以“是什么”、“怎么样”为主要话题;从探究水平上看,以引导性探究为主,即教师以示范性、扶一把的方式教孩子学习探究,不可操之过急,要求过高;从过程与方法上看,以观察与测量为主,培养学生观察与描述,学会使用测量工具采集数据。这是进一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础。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要求,科学课的教学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教学中要渗透新时期课改的有关教育理念,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研究的能力、动手的能力,做到全面发展。
四、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周别 |
内 容 |
课时 |
备注 | |
2 |
我们都是科学家 |
科学是…… |
1 |
|
做一位小科学家 |
1 |
| ||
3 |
我眼里的生命世界 |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
1 |
|
校园里的植物 |
1 |
| ||
4 |
校园里的小动物 |
3 |
| |
植物·动物·人 |
1 |
| ||
5 |
生命之源——水 |
生命离不开水 |
1 |
|
观察水 |
1 |
| ||
7 |
神奇的水 |
2 |
| |
地球上的水 |
2 |
| ||
9 |
期中考试 |
|
|
|
10—11 |
他们是什么做的 |
常见材料 |
1 |
|
研究纸 |
1 |
| ||
纺织材料 |
1 |
| ||
金属 |
1 |
| ||
塑料 |
1 |
| ||
12—14 |
提出问题 |
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 |
2 |
|
选择能够研究的问题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