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利利恰利》教学设计
2016.10
作者简介 | |||||||
姓 名 | 范蓉 | 所教学科 | 音乐 | ||||
从教时间 | 2年 | ||||||
联系电话 | 15851922759 | 学校名称 |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 ||||
教案标题 | 《恰利利恰利》 | ||||||
所属学科 | 音乐 | 适用年级 | 三年级 | ||||
对应教材 | 教材版本: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第几册: 第6册 | ||||||
覆盖范围 | 第 7 单元, 一 课时 | ||||||
学习者分析 | |||||||
1.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因此老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些渠道与工具,让学生自由选择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但毕竟学生自学能力有限,也不是所有学生通过自学都能达到目标,因此,在学生学得差不多的时候,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纠正,帮助学生唱得更好。 2.三年级学生合唱水平还不是很高,而合唱部分又是这首歌曲的难点部分,因此老师在整首歌曲的教学前通过田野上空劳动歌声的情境帮助学生巧妙地学习并解决了难点,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3.好玩好动是小朋友的天性,因此课堂上除了学歌曲、唱歌曲以外,我还利用一些打击乐器和电子乐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他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 |||||||
学习重难点分析 | |||||||
教学重点: 1.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恰利利恰利》,唱好合唱声部。 2.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难点: 1.歌曲中的合唱声部。2.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节奏合拍。 | |||||||
学习环境描述 | |||||||
1.教师和学生人手一台IPAD 2.钢琴 3.多媒体 | |||||||
学习目标设计 | |||||||
目标1:学生能利用IPAD的上的软件,根据自己的喜好自学歌曲。 目标2:能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恰利利恰利》,唱好合唱声部。 目标3:了解印度尼西亚乐器“昂格隆”和其演奏方法,并能和同学组成自己的昂 格隆乐队,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 目标4:通过听、唱、动、奏,感受劳动的快乐和喜悦的心情。 目标5:培养对劳动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 |||||||
教与学过程设计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媒体应用 | ||||
第一阶段 | 复习歌曲导课堂
| 请两位学生上台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上节课学习的《叫我唱歌我唱歌》伴奏,请其余学生跟着音乐伴奏再唱一唱歌曲。 | 两位学生上台用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其余学生复习演唱。 | 多媒体,IPAD | |||
第二阶段 | 劳动歌声最悠扬
| 1.出示第二声部旋律,师唱一唱。再带学生唱一唱。 2.出示第一声部旋律,师范唱。分析两条旋律是怎么合作的。并请学生完整唱第一行旋律。 3.问和前一条旋律相比,节奏变得宽松了还是紧密了? 4.请学生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完整唱一唱。 5.与学生合作唱谱。 6.请学生之间合作唱谱。 | 1.逐句模唱歌谱,再完整唱谱。
2.唱第一行旋律。
3.思考节奏变化。
4.用有弹性的声音唱一唱。 5.与老师合作唱谱。 6.生生合作唱谱。 | 钢琴、多媒体 | |||
第三阶段 | 学唱新歌我能行 | 1.播放歌曲《恰利利恰利》,请学生思考: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等,并完成IPAD上的小练习。 2.统计学生练习情况,进行反馈。
3.请学生复听,并思考有没有熟悉的旋律?并请学生填词合作演唱。 4.与学生接龙唱《恰利利恰利》。 5.给学生渠道和工具,让各组的组长带领组员一起选择喜欢的方式,先唱一唱歌曲前半部分的歌谱,再填词唱一唱。(走下来指导学生并拍一些学生自学时的照片) 6.推送学生自学时的照片,请学生找一找是哪一组同学。 7.请几组学生站起来展示,让其他学生做评委。
8.带学生唱一唱有问题的地方。 9.请小老师带全班同学再唱一唱歌词。 10.请学生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 11.引导学生用欢快的声音演唱。 12.请学生加快速度演唱。 13.请学生和音乐中的学生比赛,第一遍合原唱张口默唱,并思考:他们的演唱和我们之前的演唱相比较有什么不同? 14.请学生也跟着音乐的速度用欢快跳跃的声音唱一唱歌曲,注意坐姿、口型、声音和表情。 | 1.初听《恰利利恰利》感受速度、情绪等,完成小练习。
2.部分学生推送练习到大屏幕上,其余学生校对答案。 3.说一说熟悉的旋律,并唱一唱。
4.与老师接龙唱《恰利利恰利》。 5.各组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选择一种最喜欢的方式先唱一唱前半部分的歌谱,再唱一唱歌词。
6.说一说屏幕上学习的小组以及他们小组的学习方式。 7.部分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学生评一评。 8.改正唱的不准确的地方。 9.全班跟小老师唱一唱歌词。 10.加上强弱的感觉唱一唱。 11.用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12.加快速度唱。 13.合原唱张口默唱,说一说不同之处。
14.合伴奏音乐演唱。
| IPAD中的WPS软件、HD钢琴,钢琴,多媒体。
| |||
第四阶段 | 乐器伴奏我最棒 | 1.请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神秘古老的印尼乐器“安格隆”,再通过一些文字、图片信息让学生简单了解“安格隆”及其演奏方式。2. 请学生选择IPAD上的电子乐器为歌曲伴奏。 3.请学生展示,其余学生唱。 4.请全体学生用各自的方式为老师的歌声伴奏。 5.请学生边奏边和老师一起演唱《恰利利恰利》。 6.请学生拿着IPAD轻轻起立,面向观众,把教室当成舞台,一边演奏一边演唱《恰利利恰利》。并提醒学生注意表情,要面带微笑,就像站在舞台上一样,把最美的歌声和动作表现出来。 | 1.了解、认识安格隆,知道其演奏方式。
2.练习用IPAD的中的电子乐器奏一奏。 3.部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4.全体学生给老师伴奏。 5.全体学生边唱边奏。 6.起立,唱奏《恰利利恰利》。 | IPAD中的电子乐器,钢琴,多媒体 | |||
第五阶段 | 小结 | 今天这节课,同学们用动听的歌喉歌唱了欢快的印尼民歌《恰利利恰利》,还用灵巧的双手演奏了有趣、好玩的乐器,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用动听的歌喉和灵巧的双手唱出、奏出更多美妙的音乐。 | 。 | ||||
反思:这是去武汉比赛的最终设计稿,整堂课的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很高。教学过程扎实、细致。学生自由学习时能深入他们,耐心的帮助、鼓励学生。做到了课堂上关注每一位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有一个男生一直不愿意与组员合作,还要不时的跪在凳子上,坐相很难看。我发现后立即走到他身边,摸摸他的头,让他和其他同学一样坐坐好,并开导他,让他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音乐。课后,专家评委也对我这节课做了点评,不足的地方是我对这首歌曲音乐本体性的东西挖掘得还不够深。第二,本堂课的内容很多,又要唱好歌曲,还要演奏好乐器。专家认为可以把这节课分成两个课时来上,第一课时就是扎实的教唱歌曲。第二课时才是学生乐器的创作,在设计第二课时的时候,可以根据每件乐器的音色特点并结合歌曲内容,设置情境,这样会更精彩,更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