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节气,扬文化
——四年级红领巾道德小讲堂主持稿
甲乙合: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甲:学习先进人物,讲述身边故事,
乙:传承中华美德,接受心灵洗礼,
甲:欢迎大家来到雪堰中心小学四年级红领巾道德小讲堂,我是主持人姚暄。
乙:我是主持人吴姝萱。
甲:吴姝萱,你知道二十四节气吗?
乙:我知道,我还会背呢!你听: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甲:节气,是中国人诗意栖居的创造,衣食农事,依季候而作,随时间流转。
乙:二十四节气的时间刻度就这样深深刻进了我们祖辈的生命中。
甲: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乙:这是全世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肯定、保护和传承。
甲:本次红领巾道德小讲堂主题是:“知节气 扬文化”。 共分为五个环节:唱歌曲、学传统、读经典、颂模范、传精神。
第一个环节:唱首歌(央视版)
甲:首先我们进入第一个环节:唱歌曲。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高唱《二十四节气歌》。这琅琅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我国传统文化宝库里一颗耀眼的明珠。
第二个环节:学传统(节气的由来、习俗)
甲: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
乙:二十四节气成为华夏民族特有的社会风俗和节庆。
甲:二十四节气科学地揭示了天文气象变化的规律;
乙: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甲:关于二十四节气,各地有很多民间传说,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有请潘岩讲述。
乙:接下来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以及立冬的有关知识。
第三个环节:读经典(节气诗词)
甲: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乙: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甲:春暖花开,我们从桃红柳绿中走来;
乙:夏日炎炎,我们在挥汗如雨中坚强;
甲:秋日金黄,我们在硕果累累中开颜;
乙:冬日凛冽,我们在银妆素裹中成长。
甲:今天,让我们走进二十四节气古诗词,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诵读 白露—— 《玉阶怨》
【唐】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立冬——《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乙:每个节气都有相应的古诗词,同学们课后可以搜寻后读读诵诵。
甲:二十四节气流行后,文人又为此编写了二十四花候,我们一起读一读。
乙: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将实践经验变成谚语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形式。请看大屏幕,一起读。
小暑一声雷,依旧倒黄梅。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
白露白迷迷,秋分谷黄齐。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寒露到立冬,翻地冻死虫。
一场秋雨一场寒。
小雪飞满天,来岁必丰年。
冬至萝卜夏至姜。
过去,受条件限制没有现代的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这些谚语就成为农业生产的规划图,对农民的生产劳动起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第四个环节:学模范
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指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
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分享这些感人的故事吧!请听故事《500个星期天》。
第五个环节:传精神(队员谈感悟)
甲:刚才我们唱了一首歌曲,听了恽子昌爷爷对书法的传承,诵读了二十四节气的诗词谚语,相信同学们一定有很多的感触。
乙:下面我们进入第五个环节——谈一番感想,有请队员谈谈自己的感悟!大家欢迎!(队员谈感悟)
甲:中华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
乙:请全体起立,让我们一起宣誓,加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
“我是传统文化传承志愿者”宣誓仪式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国运强。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血脉和精神基因,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现代社会中站稳脚跟的“定海针”,是实现中国梦的“加速器”。
让我们担负起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守护者的角色,延续文明血脉,拱卫精神家园,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我们在日常言行中最闪亮的名片。
甲: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乙:恰同学少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吧!
甲:本期红领巾道德小讲堂到此结束,衷心感谢大家的热情参与!请各班有序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