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华罗庚自学成才》有感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六(7) 吴昊
最近,我拜读了《华罗庚自学成才》这篇文章,我不禁被华罗庚在坎坷的自学道路上刻苦勤奋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
1910年,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的一个小县城——金坛。他小时候家中清贫,念完初中后,因家里无力再供他上学,只得辍学到父亲的小杂货店里帮忙,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华罗庚酷爱数学。18岁那年,华罗庚不幸染上了伤寒,后来病慢慢好了,可是却落了个坡脚的终身残疾。华罗庚在贫困之中刻苦自学,不但读了很多书,而且勤于独立思考,敢于向权威挑战。在走过坎坷的自学之路后,他终于成了世界著名的数学大师。这位数学大师的数学知识,几乎都是通过勤奋自学获得的!
看完华罗庚的故事,我又想到了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他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当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是与勤奋分不开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数事例足以说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少,关键在于勤奋的程度如何。懒惰者,永远不会在事业上有所成就,永远不会使自己聪明。唯有勤奋者,才能在无限的知识海洋里猎取真才实学,开拓知识领域,使自己聪明。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世上本没有天才,只是勤奋创造了天才。只要勤奋,就能在艰苦的劳动中取得巨大的成就。
今天,我们有着比前人更优越的学习条件,在继承和发扬勤奋的同时,更要不断地激励自己,为建设繁荣富强的中国而更加勤奋地学习。我相信,科学的未来只能是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尽自己的能力去为祖国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