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访心得
今天,我约上两位任课老师到高某和向某家家访。这两位同学都是外地学生,平时默默无闻,学习上还算自觉,上课都是只当听众,作业能自觉完成,可书写字迹不够工整。我们都觉得他俩完全可以学得更好,上升空间是挺大的。通过家访,我们发现这两位同学学习状况差不多,家庭状况也差不多。他们都住在洋湖村,向某家是种植葡萄的,高某家是种植桃树的。他们都住在田里搭建的简易房里。父母亲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主要负责种植,一个奶奶跟在这边帮忙,照顾孩子。不同的是,向某家有三个小孩,他是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高某家有两个小孩,一个大女儿在老家,儿子带在身边。他们都希望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他们在这边好好读书。
我们去后,家长就停下手中的活,和我们谈论起孩子。我们在与家长的交流中,尽量地把孩子的优点扩大,同时婉转但实事求是地指出孩子的不足,使家长感到你老师是真正的为自己的孩子好他们首先感谢老师,表示会积极配合老师,然后道出自己的渴望与无奈。他们在这边种植水果,今年天气不好,大大影响结果,对今年的收入挺担心,压力很大。对孩子,希望他们能把功课学好,可自己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根本不会指导孩子。我们就告诉家长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学习是要靠孩子自己的。家长需要做的是劳动之余,多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掌握孩子的学习动向。平时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而教师又何尝不是呢?所有的孩子都是教师的子女,我们和天下父母有着一样的愿望。
通过这次家访,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