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一)
星期一放学后,空中飘着毛毛细雨,我和数学老师决定到胡俊豪家去家访。我们在村子口等胡俊豪的爸爸等了十几分钟,才见他用电瓶车带着两个孩子赶来了,一见面嘴里一个劲地说到:“不好意思,让老师久等了。”
来到他家,父亲拿出刚买的水果热情地招待我们,非常客气。胡俊豪,一个长得瘦瘦的,矮矮的的小男孩,因为黑,也因为自理能力和学习态度都较差,让我们非常头疼。上课不认真,被我们批评过,被父母教育过,但还是收效甚微。作业不及时完成,永远要站在老师的小讲台旁才能完成,有时还需要“糖衣炮弹”的轰炸。默字永远不及格,语文、数学考试的成绩也不理想。开学初,父母没时间管他,就把他安排了个补习班,但在补习班他表现最不好。补了一个月的课,父母决定不让他去了。我们谈了谈胡俊豪在学校的情况后,他的父亲告诉我们,每天的作业如果不盯着他做的话,他就会做到很晚,总是一边做一边玩。不是他盯着,就是他的妈妈督促着,他们也很苦恼。孩子的思维能力一般,但只要胡俊豪能及时完成作业,我们还是觉得很欣慰,不管是简单的题目,还是难题,他都不爱动脑,等着我们教他,很懒。我们也知道老师的苦心,真不知道该拿他怎么办?望着家长带着歉意又满怀期待的目光,我明白,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仍感到十分欣慰,毕竟我们的家访是有收获的,收获了老师与家长的沟通,收获了家庭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