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两位家长约好,放学后和数学 赵 老师一起去家访。
这两位学生都是外地学生,租住在莘村。根据学生的指路,我们很快来到了姜柏羽家。他爸爸已经在等我们了,非常客气地请我们进屋。我们跟他爸爸交流了一下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姜柏羽脑子还是比较灵活的,接受能力也不差,但是做事情喜欢拖拉,再加上懒惰,课堂作业一般 都要在 老师的再三催促下完成,有时还完不成,导致成绩一直处于班级的下游,而且背书也很慢。数学上也是因为慢影响了他的成绩。我们也询问了他在家的情况,他爸爸告诉我们姜柏羽每天放学回家吃了一点东西,就自觉写作业,但是也是同样的毛病:慢,有时做了大半个小时了,去一看,只写了几个字。等到书写的作业做完都已经很晚了,所以一些阅读作业基本上没有时间再去做了。他们是骂也骂了,打也打了,还是没有一点改进,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针对姜柏羽的这些情况,我们觉得关键问题还是他的习惯没有养成。我们提出来,让他父母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至少有一个人陪在他身边,看着他做,跟他规定好,做好了作业才能去做别的事情,就像学校上课一样。必要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奖励的措施,先把他的习惯慢慢养起来。因为如果一直这样下去,他只会越来越差。他爸爸爽快地答应了。我们也表示,在学校我们也会特别的关注他,让他能及早改正缺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希望姜柏羽能有好的表现。
接下来我们前往张文元家。张文元他爷爷奶奶租了一些地种菜的,祖孙三代都住在一起。他告诉我们过了一座桥就到他家了,可是我 和赵 老师走了很长一段路都还没看见桥。难为 赵 老师挺着个大肚子,天还这么热。走了差不多有十几分钟,终于看到桥了。来到张文元家,他爸爸妈妈都在家等着我们呢,看到我们非常高兴。张文元在旁边显得很紧张,我摸着他的头,告诉他今天老师可是来你家表扬你的,你先说说自己有哪些优点吗?他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还是喜滋滋地说:“我现在上课能坐端正了,作业都能按时完成。”张文元接受能力差,在一年级时每天都拖作业,默写经常不及格,他父母可能也因为忙,每次来接他,都是匆匆来匆匆走,基本上不来跟老师交流。有两次我留他写作业,他父母不知是因为忙呢,还是对他没有信心了,好像有点不乐意。后来经过几次沟通,他父母表示一定会配合,在家尽量会抽出时间来陪他写作业。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升入二年级来后,我觉得他进步了很多,虽然成绩还是不尽如人意,但是作业不要再催了,默写大多数时候都能及格了,而且背书基本上能学一课背掉一课。所以我跟他父母说,他们的付出是有回报的,以后不管再怎么忙,还是要多花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让他越来越有进步,不能掉队很多,他父母听了也很高兴,连连表示一定积极支持学校 和 老师的工作,配合老师共同管理好孩子的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