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情况,周末,我利用休息时间到两位学生家里家访,我先来到了小涛家里。
走到门口,学生的妈妈看到了我们,觉得好奇,便问:“你找谁呢?”我说:“我们是小涛的老师。想了解一下他在家的一些情况。”家长说:“我们对家长没什么文化,工作又忙,没时间陪他,你们就帮我们多管点,管严点,我们也不会说什么的。”我说:“孩子在这半学期里,上课不认真听讲,喜欢玩玩具,没有礼貌、不懂规矩、迟到、招三惹四。起始年级的学生凡属习惯问题,问题大都分都在家庭。上学、放学路上贪玩,不听老师的话。”
家访时,孩子的母亲絮絮叨叨,内容零散,以至我不时打断她的跑题,将话题引入主题,几次“较量”后,我发现她的观念不变,必须让她明白溺爱的危害,从中有所警醒。上面有个姐姐,父母对儿子过度关爱,过度保护,加之家庭条件尚可,对孩子有求必应,无微不至。父母也缺乏必要的教育常识,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做法就是溺爱。我们一起针对他的情况找了一些办法:1、妈妈每天回来哪怕再晚也要检查一下她的作业。2、平时妈妈帮助检查作业,争取减少回家作业的错误率。3、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发言;4、今后要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最后,家长也很满意这样做。我们也认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 任 老师,要多花时间陪在旁边帮助、督促学习,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