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任重而道远
家访,对我们教师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虽然现在的通讯设备先进了,可以通过校讯通或者电话联系,但家访的好处在于老师和家长、学生可以面对面谈谈心,这样能融洽彼此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开展教学工作。
这次家访对象是一个小女孩,到了小女孩家里,家长非常客气,但她也有疑惑:难道是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最差才要来家访。我们给予了否定,非常肯定地告诉家长:我们家访的目的不是说孩子的不好,不是告状,而是通过和家长的交谈,更多地了解家庭状况,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环境,学生的个性,在家表现,了解家长的想法,同时也向家长讲述学校的办学理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解决一些困惑,从而让家长树立信心,更全面、更科学地认识自己孩子的优、缺点。
我们在跟家长交谈时,一分为二地看待孩子,我们共同分析着孩子的优、缺点,以商量的口吻提出了一些意见,家长也很配合,欣然接受了我们的意见。我们也了解到孩子在家完成作业情况,背书或默字情况,是否会自学,是否主动阅读课外有益书籍,是否帮助做家务等等。当了解到家长也比较喜欢打电脑,导致孩子在一旁无心读书时,我们也婉转提出家长要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从而让家长反省自身,做到以身作则。家长也表态:一定做好家长应该做的督促和教育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保持家校联系,全面提高他的成绩和能力。
家访活动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心灵的距离,更让我看到了孩子闪光的另一面。虽然家访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及其细致、复杂的任务。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道德的基础上,而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通过家访保持教育的一致性,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