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我 和沈 老师来到潘袁杰家进行家访。潘袁杰同学,他很聪明,但很好动,课上听讲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爱和小朋友说悄悄话。轮到他值日,劳动比较积极,什么活儿都抢着干。他经常忘带学习用品,比如语文书、数学书、橡皮、铅笔等。因此对这种自理能力不强,学习上管不住自己的学生,我们决定找家长聊一聊。
在与家长交谈时,我改用"不太理想"之类的话语,以免伤害家长和学生的自尊心,谈了他近段时间的良好表现,待家长高兴时,委婉地讲了家长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自理能力,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孩子的不足之处。这样,家长的思想转变,学生也有自信和热情,有了学习的动力。
家访不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美国心理学家查丝雷尔说:“称赞对鼓励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就无法成长开花。”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而不是因教师管教不了才去向家长“告状”,因为这无异于给家长送去一根“棍子”,学生回家不免要受皮肉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