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班的小徐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每天都不能按时完成学习任务。他妈妈很了解孩子的这一情况,甚至为孩子的表现感到十分难为情。所以,孩子虽然由她接送,但她几乎不跟老师见面交流。为了孩子,我很想找她谈谈。到底去她家里,还是约她来校?我想:这样一位怕“难为情”的家长,如果有老师登门家访,可能会增加她的心理负担。于是 11月18日 ,我把她请到了教室,进行了面谈。数学老师和英语老师也参加了此次家访活动。
谈话中,我们三位任课老师都能从孩子的点滴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学生的情况,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以商量的口气与家长商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谈话中,小徐的妈妈常提“难为情”几个字,我很理解她的心情。但我更希望她放下“难为情”的包袱,与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也可以向老师提出一些合理的要求。在我的开导下,她妈妈表示要正确看待孩子的现状,配合学校老师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有困难可以找老师商量解决,不能因为难为情而疏远老师。
通过此次家访活动,家长了解了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我们三位任课老师也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与家长达成了一致的教育意见。
家访是维系老师、家长和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如果通过家访,家长和老师能成为朋友,甚至家长和老师能共同成为孩子的朋友,我相信,不管是老师、家长还是孩子,将会获得更多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