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用心呵护外来工子女的成长
发布时间:2016-12-23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秦敏

用心呵护外来工子女的成长

在孩子的教育中,学校不是万能的,老师不是万能的,没有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是万万不能的。我把本次家访的名单定位在外来工子女,我选择了一个男生刘其兵,一个女生李雨欣。这两个孩子是从小就在这边长大的,父母亲为了给孩子创设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工作,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刘其兵这个孩子头脑挺灵活,作业很快,可书写十分马虎,平时很调皮,经常管不住自己,这给班级的纪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我把孩子的情况和家长作了反馈,先肯定了他的优点,上课能积极发言,为班级做事十分积极,在运动会上还为班争光,再提出了一些纪律及作业等不太好的方面,肯定孩子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他妈妈也说,孩子的确很调皮,在家里也是这样,没有小时候听话,有时会跟父母对着干。由于妈妈经常上夜班,现在的学习主要是爸爸管,爸爸的理念是:学习是他自己的事,只要作业完成就行了,有错误老师会讲,我们讲他也不愿意听。我告诉他妈妈:爸爸的有些想法是对的,可是现在孩子毕竟还小,自觉性还不强,家长还是要给孩子提出一定的要求:如作业书写要工整,做完作业要自己检查等。他妈妈听了,练练点头,表示是要对孩子严格一点,我们辛辛苦苦为他创造了物质上的条件,也希望他能好好学习,将来出人头地。我会和孩子的爸爸转达老师的意见,谢谢老师的关心。

李雨欣是个听话懂事的女孩,可平时总是很拘谨,上课回答问题也会很紧张。通过家访,我知道了李雨欣有一个哥哥,现在在六年级,兄妹俩是水火不容,两个人都不能在一起写作业,只能每人一个房间。哥哥对她很凶,有时还要打她,她呢,有时是倔脾气,也不愿意让步,妈妈劝也没有用。就在前一天因为两人闹矛盾,谁也不让谁,都被妈妈打了一顿。她妈妈表示很无奈,希望他们长大能好起来。原来,孩子的个性就是这样的家庭原因造成的。我就告诉李雨欣遇事学会动脑解决,别倔脾气,别让妈妈难做,要做妈妈的贴心小棉袄,还有有句话“吃亏是福”。她微笑着点点头。

    由于外来务工人员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在外出打工上,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孩子,教育孩子,又加上背井离乡,没有亲人帮助带孩子,所以学校就成了她们寄放孩子,安心打工的场所。但是,她们却不知道孩子的发展离不开父母,离不开家庭。而这一切单凭我们教师去沟通、交流,时间、效果实在不敢保证。我要告诉希望外来务工子女,你们对待学习像家长对待工作一样“用功”!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