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三 时间: 2015.3.16
备课组长: 秦敏 记录人: 秦启然
参与人员: 陈琳 王光法 杨晓军 蒋娴 薛晓霞 钱洪波
中心发言人: 秦启然
研讨内容 三下语文第一、二单元
研讨过程:
秦晓华:各位语 文 老师,今天的业务学习时间我们主要是来讨论第一、二单元的备课内容,我本身是个才教了两年的新教师,这次活动,我主要是想借鉴一下各位前辈的经验,同时也阐述一下我个人的一点想法。我先来谈谈关于第一、二单元的单元教材基本分析。这两个单元包括6篇精读课文、2个习作和2个练习。第一单元课文分别描写了中国的长城和运河、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的既秀丽又壮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的热爱之情。文笔通达流畅、语言优美。练习1包括处处留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学写毛笔字五个板块。总体来讲,本单元是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动脑思考,学习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具体形象的描写方法,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并从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第二单元是《翻越远方的大山》《雪儿》《花瓣飘香》这几篇课文。这几篇课文皆为了表现人物的性格和优秀的品质。这单元主要是要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体会课文中的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对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要让学生多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体会句子的内涵。
接下来说说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单元总体目标是:1.会写59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会认31个生字,读准字音即可。能真确读写本单元要求掌握的词语。2.能真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能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和语段,积累语言。3.能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说春节的相关事宜。4.恰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直观展示课文描写的意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5.通过课文内容的学习,感受祖国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是:会写59个生字,掌握字的音、形、义。2.品读词句,想象意境,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语言。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是:1.训练学生边读边想象,在读中体会祖国的秀丽风景,感受祖国的美好。
2.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等细节来描写人物的方法。
秦敏:各位老师,作为教研组长,我尽可能的做好我自己的本职工作,把自己的教学所得跟大家分享,我们一个团队共同研究、一起提高,争取缩小班级之间的差距。我先来讲讲第三课《庐山的云雾》,本课中作者以优美的语言、采用比喻和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钱洪波:没错,这篇课文需要全文背诵,说实话,要求学生一次性背完是有难度的,所以我规定他们可以分两次背,并且在每天的早读课上都带领他们熟读。说到背诵就不得不提一下第2课《美丽的南沙群岛》,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介绍了南沙群岛美丽的风光和富饶的产物,字里行间饱含着对南沙群岛的赞美与热爱之情。全文共分3个小节,主题突出,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感情真挚自然,为学生是语言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课文第2、3自然段采用了典型的“总----分”结构,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这篇课文也是比较难背的。
曹李娟:我也觉得一次性背诵有点难度,这种方法可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还可以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背完。下面我来谈谈第5课《雪儿》,这是一篇记叙事情的文章,课文讲的是我的腿跌伤了,在家休息,爸爸带回一只白鸽。在“我”的精心养护下,这只受伤的白鸽从新展开翅膀,飞向蓝天,表达了作者爱护鸟类的美好情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全文共5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写的,可分为3段。
杨晓军:《雪儿》这篇文章其实在文字上并不难理解,难的是要凭借对课文空白处的想象,理解“我”和雪儿之间的深厚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
陈琳:第6课《花瓣飘香》也是一篇叙事的记叙文,全文共11个自然段,依循事情发展的经过,以“花开-摘花瓣-谈花-送花”为线索,层层续写,引人入胜。
王广法:对,教材中有一幅插画,画的是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在花丛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片花瓣。教学中能让学生根据插图来理解学习课文内容,可以增强教学效果。
薛晓霞:第二单元第4篇课文《翻越远方的大山》是一篇新文章,这篇课文是我国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以自述的形式写的自己的亲身经历。主要写了刘翔从一开始进不了决赛,到曾经十次输给对手—美国运动员约翰逊。但是他不灰心、不放弃,最后终于超过对手,成为世界冠军的故事。教学时,可紧扣“是怎样翻越大山的?”让学生了解刘翔的奋斗历程,进而体会到他认定目标、永不放弃的品质。
秦晓华:总体来说这两个单元不仅生字比较难写,而且课文很多都需要背诵,需要我们抓紧时间,多花功夫在学生的课文背诵和课文理解上。今天,我们抽空进行这次的业务交流,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也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我作为一个新教师,在这次学习中获得了很多的优秀经验,今后,我将在教学上更加努力,争取做到以学生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