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教研室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重点,围绕课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转变教师观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理念,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讨氛围,提高教研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对教学活动的设计能力,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教学工作计划,使我们学校的品德学科的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学习,提升课程与教学理论水平。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研读新修订的品德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钻研教材以及对学科主题教育内容的学习。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管理,推动学科课程的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认真组织教师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明确要求。
2、加强品德教研组建设。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教研组建设能力。
3、平时工作中加强品德课的备课工作,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目标,上好每节品德课。
4、教学中,教师依据教材提供的范例,积极开发综合的教学内容。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尽可能使现代化教学技术与本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丰富课程资源。
(三)、加强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1、有序开展学科专题研究。加强品德课程社会化教育功能的研究。通过研究,实现对品德课程的准确解读,积极探讨实施的策略。
2、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活动。建立品德学科校本研修制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每学期至少安排1次校本研究活动,以理论学习、教材分析、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学科培训,探讨有效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四)、加强科研,深化课题研究。
1、做好市级品德课题“小学品德教学中历史内容课文的教学研究”的工作。本学期将在前阶段研究的基础上,对研究的内容进一步梳理,开展好实践研究工作。
2、学科青年教师以邻近校组团、青年教师组团的方式开展灵活多样的课题研究,并努力提高课题研究的成效。
3、根据学科特色,努力创新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提供学生参与创新学习的机会,留心收集活动作业的案例,撰写论文和教学案例设计,多投稿,争取获奖、发表。
(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学科骨干教师。稳定兼职教师队伍。
2、加强学科团队建设。以学科研究团队为抓手,加强对学科青年教师的培养,打造学习、研究、发展的团队。
3、继续做好省、市相关的学科竞赛活动。
三、活动安排:
二月份:
1、制订品德教学计划。
2、品德学科教师会议。
3、品德学科各年级组集体备课。
三月份:
1、品德学科校本研修活动: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
2、参加区品德学科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3、品德课题组活动。
四月份:
1、参加市品德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奔牛实验小学)。
2、参加组内听课评课活动,迎接督导评估。
五月份:
1、品德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校品德教研活动。
2、品德课题组活动。
六月份:
1、选手参加市品德教师基本功比赛。
2、征集品德论文送省参赛。
3、组织品德期末考核。
4、撰写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雪堰中心小学品德教研组
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