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
作为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先要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很难想象一个生存状态不好的学生会将他全部的精力投入学习中。所以我们第一要做的是了解学生,了解他的家庭。随着现代通讯工具的普及,人们之间的联系变得简单快捷。电话联系是家校沟通常用的一种方式,可是有一种最传统的也是最有用的家校联系——家访。它不仅更能使教师和家长得到沟通,增强家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家访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教养,从而了解到学生的生存状态。
龚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爸妈离婚后,后来一直由其奶奶带着他。该生调皮不听管教,平时的家庭作业每次都是没做完的,其一是不会做,其二是没有家长的辅导,他的奶奶只管他的生活,根本就管不了他的学习。
我来到他家,他奶奶已在院子里大声回应,他们客气地把我迎进家,坐在小椅子上开始交流。他爸爸不在,在微信里说:每天在工作,甚至晚上还要加班,也根本没在管他的学习,奶奶有时只不过在作业本上签个名字罢了。我拿出期末测试试卷告诉他们这次有了进步,这离不开自己的努力。看着其奶奶眉开眼笑,我也打心眼里为他高兴。接着我和他一起分析试卷错误的地方,分析他存在的问题,以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我交代了他在寒假里的学习,抽出时间复习巩固三-六年级的基础知识,不懂时及时向姐姐,也可以打电话给老师。她奶奶很客气地拿出自家种的玉米不断邀请我吃,我看到了孩子脸上那灿烂的笑容,仿佛也看到了希望。
通过家访,我感觉在与孩子和家长沟通了解后,看到了孩子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好象与他们的心灵又靠近了一步,对他们又多了一分关爱。家访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值得思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鞭策着我不断探索、积累教育方法。对待孩子们的错误要宽容,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去引导、关心。我想,通过老师的家访之后,家长也对自己的孩子也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也会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来教育孩子。只有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才会教育出优秀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