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放学后,我和英语老师一起进行了本学期的家访活动。我们来到了悦欣庭苑,对谢文颖和陈帅两位学生进行了家访。这两位孩子都是新市民子女,已经在雪堰安家落户。家长已等候在家了,一走进宽敞明亮的新房子,英语老师一个劲地夸奖他们的家整洁漂亮,也给这次家访奠定了轻松活泼的氛围。
首先我们向家长反馈了孩子的在校学习情况,这两位学生在学习上都是比较自觉的孩子,尤其是作业的书写非常端正,是班级中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也不错。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发言比较积极。我们先向他们了解了一下家庭情况。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谢文颖的父母还是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平时陪孩子参加拉丁舞的训练,每天指导孩子读一些课外书籍,增强孩子的课外阅读能力。平时也会经常带孩子出去走走,并会鼓励孩子大胆发言。而陈帅的父母由于忙于工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据说是五岁开始就将它一个人关在家里,中午用微波炉热一下饭,只有家长下班后才能跟同小区的孩子玩一会儿,每个假期也都是这样过来的。我们也适当给了家长一些建议,告诉她尽量让孩子多跟同伴接触、交流。
通过这次家访活动,使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我的学生,认识到了他们目前的状况,这使得我们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们要选择不同的教育方式来对待这些需要我们关心的孩子。
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上网,什么家务都不干,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