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德育天地>>家长学校>>家访
家访
发布时间:2019-05-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叶春霞

现在的孩子就像是在温室里长大的花朵,没有经历过挫折,怕吃苦,一碰到问题不是想办法解决,而是只知道逃避困难、寻求帮助。有的孩子可以说是家里的小皇帝,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连自己的书包都要家长帮着背到教室里来。我很担心,将来等他们长大了,该如何在社会上生存。

我们班有一个小胡同学,刚进入一年级时,发现他比较聪明,教的汉语拼音和数学题目都能顺利掌握,但上二年级以后,随着要学习的知识不断加深,再加上他原来在上小学前所学的基础知识都用光了,学习对于他来说变得不再轻松了。每次做作业时,他总会哭着抱怨嫌作业太多;发作业本改正错题时,他会哭着抱怨,怎么错这么多啊;改了一遍还没有改对时,又会哭着抱怨,怎么还不对啊;放学后要是把他留下来写作业或者背书,他又会哭着溜回家……反正,哭成了他的法宝,只要是和学习有关的事,他动不动就会大哭,也不担心其他同学会笑话他。每次碰到这种情况,我也只能耐心地跟他讲道理,我告诉他,哭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哭了可以不写作业吗?哭了作业会自己写好了?如果真的不会的话,可以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但是不管你怎么劝,他还是不停地哭,还会把字写得马虎潦草。而我呢?也只能一次又一次地耐心地教他改正作业。

在多次教育未果的情况下,我跟家长取得了联系,去孩子家进行了家访,我把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告诉了他的父母,他爸爸一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只会说:“老师,你管严一些,不听话就打他。”而他的妈妈在一边问孩子:“孩子啊,老师让你写作业,你干嘛要哭呢?”他妈妈告诉我,她在家里管得很严的,孩子很听话的。我问她有没有看过孩子的作业本,我把作业本给家长看,作业本上的字时好时坏,错误也特别多。

我和家长分析了孩子造成现在这种状况的原因,因为物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孩子除了父母,还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四个长辈照顾,一群大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在家里完全就是公主、王子的待遇。为了让孩子在更良好的环境中成长,家长给予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穿衣服要帮,吃饭要喂,家长能抱着就绝不让孩子自己走,等等。当孩子处于襁褓之中时,这些照顾是理所当然的。但小孩子一天天长大,除了身体上的成长,动手能力和生活能力也要跟上年龄的增长才行。但如果依旧奉行“温室成长”的教育观点,舍不得让孩子动一点手。吃饭穿衣这样的事都干涉,只会逐渐磨灭孩子的本能,无法培养独自生活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在家长所创造的温室中,逐渐变成一个缺乏生活能力,对别人极度依赖,受不了挫折和苦难的娇贵孩子。同样,他在学习上只要一碰到困难,就会逃避困难,不愿意动脑筋思考,不愿意动手去做。在他身上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用哭泣来赢得别人的同情。

最后,我和家长达成了共识,要求家长和我一起慢慢改变孩子的现状,培养孩子不怕吃苦的品质。在学校里,我会在课堂上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要求他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随时来问老师。同时,我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着孩子,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从而慢慢地喜欢上学习。我有时间会和孩子聊聊天,告诉他自己是一个小男子汉了,男子汉是不能轻易掉眼泪的。我会和孩子一起交流每天的收获;看到孩子认真完成作业时及时加以表扬;看到孩子上课不专心时会走到他身边提醒他认真听讲;看到孩子身体不舒服时带他去医院看病……同时,我还和孩子一起读一些伟人传记和故事。读书多了,听得多了,就感觉到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战胜困难、战胜挫折的过程。和伟人相比,我们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实在算不了什么。

我也举了很多例子告诉家长,越是爱孩子,就越要加强对他的“吃苦”教育。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罪,才是真正的爱护与负责。能吃苦来自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来自一件件没有妥协退让的小事情。比如,当孩子在寒冷的冬天不愿起床的时候;当孩子难以完成一件手工制作的时候;当孩子跳绳跳到最后筋疲力尽时;当孩子正在完成分内的家务活,小伙伴来找他出去玩的时候;当孩子感冒发烧的时候;这些都是锻炼吃苦的场合。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家人的鼓励、诱导和鞭策。要求孩子坚持做完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坚持与困难作斗争。实际上,吃苦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坚持之中。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主动与孩子一起吃苦。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体育运动,比如晨跑、打球、游泳等。这样既增加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机会,同时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在生活中,多带孩子一起参加社会实践,另外,让孩子学习完成适当的家务。如打扫卫生、洗碗、清理房间等,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并给予精神鼓励,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通过我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小胡同学不再像过去一样动不动就流眼泪,他的作业基本上能按时完成了,有时候写的字也比较漂亮。我相信,只要持之以恒,一定会让他变得越来越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