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根源 下良药
——家访心得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周云芝
俗话说“情感是教育的桥梁”,现在的联系方式很多,诸如电话、手机、互联网等等,都可以方便地跟家长进行对话。不过当我真正踏入本次家访之路时,我才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
说到家访,有许多孩子一听到就害怕,怕老师到家里来告状。我认为家访的目的是关心、爱护、转化、教育学生,不应该是向家长告状,也不是让学生难堪,而是要与家长、学生在家庭这个特殊的环境中真心交流和沟通。这样的话,更有利于对后进生的转化。所以,我家访的原则是:一定要多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这次,我家访的对象是一个中等学生——小军。一到孩子的家中,孩子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老师亲自来到了我家做客;忐忑的是,不知道老师会不会说我的坏话。看着他纠结的表情,我笑容满面地摸了摸他的头,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
放学后,我跟着孩子来到了他家。以为他家是租的房子,没想到是一间店面房。店里门面较开阔,里面放满了各种刀具。经过询问,原来是小军爸爸开的刀具店,平时店里生意不错。在店的一个角落,放了一张窄小的写字桌。小军的妈妈说,这就是孩子每天写作业的地方。可想而知,再这样嘈杂的环境下,孩子是无法静心写作业的,这也是导致孩子经常作业写到晚上十点还没写完的真正原因。于是,我对孩子妈妈说,作业环境很重要,一定要找一个安静的环境给孩子,而且要给孩子作业规定的时间。小军的妈妈听后也十分同意我的建议,决定明天起让孩子换一个地方写作业。小军也表示,今后一定不拖拉作业,做到及时完成。另外还妈妈也说自己平时对孩子关心不够,因为要忙家务,忙着照顾小儿子,马上要毕业了,在关键时刻一定要多关心孩子,希望他能在毕业考试中考出好成绩。我也把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与家长作了交流,孩子的父母对孩子的总体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离开小军家时,小军十分有礼貌,送我到了马路口。
这次家访让我受益匪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情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