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心得
王玉梅 三(4)
蓦然回首,我已担任了多年班主任工作。这些年的风风雨雨,让我感受到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甘甜;这些年的不断探索,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我们第一站家访了李晨旭同学,我了解到他家住在望湖御景的后面的安置小区内,离学校比较近些,语、英两位老师骑着摩托车来到了他家。他妈妈热情地请我们进屋坐。他家打扫得干干净净,虽不是很阔气,但很温馨。我告诉孩子的妈妈李晨旭是一个十分聪明的男孩,如果能踏踏实实学习,应该很出色,但是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基础知识。正因为如此,孩子学起来有点吃力。李同学上课发言有时比较积极,但上课有时坐不住,有开小差的现象。由于写字速度慢,课下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平常喜欢插嘴,一点小事会令他兴奋不已,不该说的话有点多,太孩子气。他妈妈还谈起孩子的自理能力有点差。交流后我们一致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重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有利于孩子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自主性、独立性、创造力、自我价值感等的提高。孩子在做事过程中,锻炼了意志,学会承担责任,在事情完成后获得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这对孩子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家长表示今后孩子能做的事情,应该自己做的事情一定让他自己做。在学习方面孩子的家长表示今后一定挤出时间来辅导孩子的学习,比如督促他认真完成背诵作业、抄写作业,数学作业、课外阅读等,让他不输在起跑线上。孩子也表示不要大人为自己的学习担忧,应该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我们欣慰地笑了。家访后的几天我明显感觉到李同学改变了许多,家作能完成,字迹比以前工整了一些。上课听讲比以前专心了一些,做事的速度虽然还是有点慢,但和原先比起来快了一些。能自己把书包、桌肚整理得较干净。第二站我们又家访了凌霜同学家,该生学习成绩不够理想,尤其是背诵课文不能及时完成。虽然进行过多次的辅导教育,但是效果仍不明显。课上注意力看起来较集中,但总不举手发言。数学学习起来也较为吃力。经过交流,家长表示会积极主动和孩子多交流,使孩子尽快养成努力学习的好习惯。老师们也表示今后会更关心她的孩子。通过家访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教师,不能对孩子的一些问题一味的批评指责或者放任不管,而是应该运用理论知识和实际的经验来解决这些问题。简而言之,就是要以爱心关怀学生,以细心观察学生,以耐心教育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尽量帮助其解决问题。我们要在各个方面给她多点鼓励多点爱。让她能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把老师当成可以交心的朋友,并愿意让老师帮助她走出心理阴影,拥有正常孩子的阳光灿烂。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方式。我尽管在这一方面一直都在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倾心奉献,让更多的孩子在我给的机会的天空下不断进步,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