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
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工作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区教研室教研计划的精神和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落实教学常规为基础,以加强教学研究为重点,扎扎实实上好品德课,开展好各项活动,认真落实教学目标,努力提升品德课程实施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本学期品德与生活(社会)教研工作的重点是: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如何把法治教育融合进品德课堂教学”为主要内容,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真正起到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优化学生品德与行为的作用。
三、主要工作
(一)加强业务学习,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
1、加强对学习内容的规划,精心安排系列学习内容。
品德学科积极参与和组织开展《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培训、继续引导教师深入学习《课型范式及其实施策略》。通过培训,理清基本结构,熟悉操作步骤,指导教学实践,保证日常教学的基本质量,在规范课型实施的基础上丰富品德学科课型。
2、精心组织各种学习培训活动。从教师的不同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多种学习形式,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加强课程管理,推动课程的健康发展。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学初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常州市学科教学建议,引导教师严格落实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计划,并通过加强课程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2、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要保证品德教师队伍的稳定性,有计划、有重点地培养1-2名学科骨干教师。建立和完善品德学科教研组,学科教研组要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相互听课、教学研讨等活动,努力提高学科组建设能力。
3.加强评价改革,促进品德课程常态有效地发展。健全品德学科管理机制,建构与创新课程评价模式,以促进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
(三)加强教学研究,提升课程的实施水平。
1、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研究。
品德学科主要加强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关键词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启动。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品德课程将更名为《道德与法治》,2016年秋季一年级即将使用新版教材。面对新形势,需要加强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
2、继续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重点研究“如何把法治教育融合进品德课堂教学”。
(四)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开展研训活动,引领教师专业发展。通过各层面的培训、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特别要重视提高每次活动的有效性、专题性。
2、加强团队建设,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一是加大对青年教师培养力度;二是有目的地开展传、帮、带和交流活动,促进青年骨干教师健康成长。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小学品德学科教研计划。
2、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会议。
3、品德学科各年级组集体备课。
4、参加小学品德新教材培训活动。
十月份:
1、认真组织理论学习。
2、区品德学科专题研讨活动。
3、参加南片品德信息化能手比赛。
十一月份:
1、市品德学科区域展示活动。
2、校品德学科教研活动。
十二月份:
1、检查品德填图册完成情况。
2、教学协作南片品德学科培训活动。
一月份:
1、常规检查,组织品德期末考核。
2、撰写品德学科工作总结。
3、上交各种资料,完善资料归档。
雪堰中心小学品德教研组
2016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