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学期初老校长分发簿本随想
他是一位资历在学校里最长的老校长了,做事稳重老练著称。每学期初,他所在的高年级级部,总是亲自把关,从不扯皮推诿,也从不心急火燎乱成一团糟。每次总是依实际人数,把自己所在级部的资料,分发到每个班级,粗一想吓一跳,他的工作量好大呵。再仔细观察,有何妙法?
1、首先,报名那天只分发语数外三门主课,每班派生若干名,尤其是新学期教室、师与生三者不太熟悉,举班牌也行,进入场所必定有序,一路或二路纵队。就是一个班全来进仓库之前必定有序,每人分摊到的书本总份量不会超过平时一书包重量。还要充分利用班级学生中聪明点的,认识本年级各班在什么地方的特点,实施分发,中高年级级部主任可以用自己所教的班级实施分发。
2、原先的翰晖堂地方大,期初领资料时,先照实际人数分堆,每班分堆,本子也分好了。再调用空课,让学生排成二路纵队,不能让积极性高的学生瞎起劲,随便乱搬,教师把控全局,亲自指挥分给学生,每生每次搬运的份量适当,充分发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化整为零的方式。粗一看资料量真多,简直头皮发麻,但你也要知道学生人多,老校长居然很快很轻松地搬完了。
3、分到每位班主任教室内,级部主任要求各班主任当天校对清楚,过后不再认账,当天了结了。毕竟人多,手杂,过后时间长了,谁也说不清楚。尤其是紧俏货(主课课本及其补充习题更加容易少掉,大家懂得)。
4、让分发熟手协助。例如我来介绍,近十几年来,新华书店的每捆每扎都有规律的,从来不会随便乱捆与乱扎。尤其是牛皮纸包装是属于厂家的机械原包装,从来不错一本。你只要当心塑料扎丝扎的,那是新华书店散装货,非厂家原包装你要当心点。所以说,老校长分起来很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此。捆扎一般很有规律,如果让学生清点,塑胶课本本身很滑的,又没有摆放在一个平台上,点着点着,滑落地上,又要重点,被其他学生一碰,掉地上,又要重点,清点者耳边噪声大,很容易分心,也很容易点错。只有每个环节把关,才能做到尽量精准。
5、像老校长分发模式,需要有一定展开的空间。原来翰晖堂分发地计划需要装修,不能用了。三、四、五级部仓库在综合楼底层,空间大了,除了曾经发生过一次四、五年级英语作业本被小朋友搬错,一直比较正确。原因是新学期教室、师和生三者都不太熟悉,一不小心,很容易搬错了。
6、整捆搬运,不提倡,要累坏师生的,就是借食堂的小车来推也累得很哪。
这是个系统工程,只有严密组织,精心安排才能提高准确率。还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完成开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