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上语文第三单元集体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8-09-26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吴煜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时间:       2018.9.25            

备课组长:         钱洪波           记录人:    吴煜             

参与人员:王祁秀  陆彩红  陆梦娜  许培颖  董雅雯 王玉梅   

中心发言人:       吴煜         

研讨内容:       三上语文第三单元    

研讨过程:

吴煜各位语文老师,今天的业务学习时间我们主要是来讨论第三单元,这一单元有《哪吒闹海》、《寓言二则》、《成语故事》三篇课文;习作3、练习3。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在读有趣故事的同时,明白一定的道理。《哪吒闹海》讲述了哪吒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地打败东海龙王父子的故事。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鹬蚌相争》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和《滥竽充数》则引导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成语中的人物形象,从形象中感受到寓意。这五则故事的内涵呈螺旋上升,由哪吒的不畏强暴,到教育学生做事不要急于求成,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侥幸心理,做事要老老实实,成功要靠诚实的劳动,精神境界不断提高。三篇课文,都是以提高学生自身修养为立足点的。

单元主题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讲述故事。2.学会本单元生字,认识1个多音字“兴”。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3.学习《哪吒闹海》、《寓言二则》、《成语故事》,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童话故事的警示力量,培养学生提高自己的修养。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学习课文所要阐述的学习精神。5.练习排演课本剧。6.口语交际,说漫画。看漫画,读出作者想表达的深刻思想。7.习作是看图片续写故事。观察插图,说说图片的内容。大胆想象,续写故事。

教学重点:1.能分角色朗读好课文,会复述故事。2.精读感悟课文,体会寓言、成语故事的警示作用。 3.想象画面内容,可加入对话描写,也可以心理描写或动作描写。

教学难点:1.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学习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说说哪吒是怎样闹海的。2.能理解寓言、成语蕴含的道理。3.积累好词佳句。4.学会看图续写故事,注重对话、心理和动作描写。

钱洪波:在《哪吒闹海》一课教学中,着眼点并不是课文情节的梳理与推进,而是将训练落实到具体的情境之中。1、字词的落实。三年级的字词教学之重要勿庸赘言。如何教,如何教好才是问题根本所在。在教学“”一字时,层层推进,先问学生:回去预习了,查到” 的意思了吗?做了充分预习的学生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表现的机会;周老师又追问“哪吒为什么要闹东海呢?”,孩子们课文已经读熟了,一下就抓住了一些关键的地方。到这里,还不能“善罢甘休”:“平时有谁跟你们’过?”孩子们喋喋不休,在诉说的过程中,在自己的生活实际中,感受着父母朋友对自己的关爱,体会着哪吒为民着想、战胜邪恶的故事。在这样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再来朗读课文的话,使一个原本陌生的词逐步在教师的引导下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与自身经验结合起来 ,与学生内心的情感结合起来,让一个冷冰冰的词在学生心中有了温度,有了共鸣,有了反思与咀嚼的空间,从而于不知不觉间进入了自己的记忆模块。我想,这群孩子以后遇到这个词的造句时,一定不会觉得艰难。有这样的效果,词语教学还要追求多少?2、朗读的落实。读的训练,在三年级的教学中,以我个人浅陋的见识认为,可能也存在一个过渡的阶段。如何提高,当然离不了教师的指导与示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让学生跟着读,早读课上听课文录音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陆彩红:《寓言故事》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文体,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以及它们的基本特点。我们可以根据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的特点,以“读”“演”为主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演中想象、品味、体会、感悟,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总结寓意,真正受到教育。围绕教学重点,本课设计的核心问题是: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我觉得把这个故事作为我们研究课的篇目吧,两个老师同时上,我觉得是否可以一个执教第一课时,一个执教读者剧场。

许培颖那我上第一课时吧。

王祁秀读者剧场怎么上,我无从下手啊。

钱洪波万事开头难,我们共同研究,那执教的内容就定下来吧。

王玉梅:《成语故事》这篇文章凭借课文中的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1)懂得卖矛和盾的人为什么回答不出别人的问话;(2)理解寓意,懂得言行要前后一致。2011年《语文课程标准》是这样定义语文课程性质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就明确了学生学习语文,一个重要的目的,便是通过学习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学会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我们除了可以让学生从鲜活的文字中学得表达的方法,并能够学以致用。

董雅雯这篇文章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读题目,解题意。从中知道寓言是一种文章的体裁。“寓”是寄托的意思。“言”是话,比喻故事,寓言就是以比喻的手法讲一个有趣的故事,用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使人受到教育和启发。“则”是量词,二则就是两篇的意思。

陆梦娜 嗯,董老师谈了抓关键词品人物特点,这的确是三年级应该开始学习的方法。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的学习告一段落,以后发现什么问题,或者有好的学习方法,大家可以再提出来。

IMG_7391.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