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三上语文第五单元集体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8-10-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许培颖

学科(年级):    三         时间:   2018. 10.22    

备课组长:  钱洪波          记录人:  许培颖    

参与人员:王祁秀    陆梦娜  许培颖  董雅雯  吴煜    王玉梅  

中心发言人:     钱洪波      

研讨内容:   三上语文第五单元  

研讨过程:

许培颖:今天,我们要讨论五单元,我先简单说说这个单元的基本分析。第五单元有三篇课文,一篇习作,一个练习。课文《哪吒闹海 》将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大闹东海,让龙王不敢胡作非为。《寓言二则》是两则寓言故事,小故事加大道理。《成语故事》中的《自相矛盾》通过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滥竽充数》通过南郭先生不会吹竽却混进队伍,最后逃走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有真本领。

本单元总体目标是:1、能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本单元的生字。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引号、省略号。4、通过对课文的诵读品味,理解寓言、成语所蕴含的道理。5、学会看图续写故事。

吴 煜:本文最大的特点是故事性较强、情节曲折生动、语言形象优美,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因此,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理解哪吒为什么要打龙王的太子敖丙,后来为什么又要杀死自己的原因,使学生受到诚实勇敢、敢于承担责任、舍己为人的思想教育,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王玉梅:我觉得我可以启发性原则为主,采用“发现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以读为主,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之上,以小组合作为主要方式,组织学生围绕课文后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将学生引向自主、探究性的学习之路,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发展能力。

陆梦娜:《寓言两则》故事浅显易懂,加之寓言故事学生在二年级时就有接触,对于已经具备了一定阅读能力的三年级孩子来说,仅仅从语言和情节上来理解并不是难事。但想要让孩子真正理解简单的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也并非易事。必须在反复诵读及品味、想象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内容,体验情感,明白道理,提高语文素养。

钱洪波:新课导入时,我们可以问:“同学们,我们学过不少寓言故事,还记得有哪些呢?”帮助学生回顾所学过的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狼和小羊》等,然后小结:寓言故事简短有趣,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接着导入新课。

董雅雯:这其实就是“小故事+大道理”的模式。

王玉梅:我就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进行拓展延伸: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这样的人?如果你碰到,你会怎样劝告他们?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去概括。

王祁秀:《成语故事》在精读感悟环节,要抓住诗中的重点词句深入理解,通过教师的层层诱导,学生讨论交流。采取默读、圈划、讨论、交流、感情朗读、表演课本剧等方式推进学生读懂课文从而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吴  煜:还借助拓展小练笔,发挥学生合理想象力,会仿写、续写小故事。

陆梦娜:习作3作内容的安排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心理,较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心理为我们本次的作文教学奠定了较为扎实的情感基础。但是也应该注意“活动”和“作文”之间的关系。我们应该精心安排好这样的学科间整合的活动,让作文教学部露痕迹地渗透在整个活动之中。

钱洪波:这里,我要说我们的整个教学过程应该就是不断丰富活动情景的过程。从一开始创设好了教学情景之后,我们不能频繁的更换活动情景,因为相对稳定和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整个活动情景应该按照“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这样的程序来进行。

董雅雯:活动的进行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为了丰富画面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活动,让学生将纸上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画面,从而实现“由静至动”的迁移。这种迁移的顺利进行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学生的写作难点。

许培颖:不管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细做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本次习作内容的安排较为儿童化,所以我们的评价和知道应该能够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首先,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语言应该是儿童化的,应该是建议性的;其次,教师的评价和指导语言应该激起学生的生活和阅读积累。

许培颖:今天的业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后一定向各位前辈好好学习,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老师。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