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评选第四批“勤朴”校园之星的通知
各级部:
为引导和激励全校师生勤恳做人、勤奋学习、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开拓进取,校行政决定评选表彰第四批雪堰中心小学“勤朴”校园之星。具体要求如下:
1、教师“勤朴”校园之星对照教师的评选条件,围绕“勤学”、“勤思”、“勤奋工作”、“勤于钻研”、“勤于实践”等方面来参评,采取个人自评、自主演讲、民主评议、学校综合评定的办法进行。
2、学生“勤朴”校园之星对照学生的评选条件,围绕“诚实之星”、“勤学之星”、“俭朴之星”、“博爱之星”、“礼仪之星”、“实践之星”来评比,采取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家长参评、班主任综合评定、学校审定的办法进行。
3、“勤朴”校园之星每年度评选一次,以锦玉奖励基金进行表彰奖励,并对事迹突出的“勤朴”校园之星公开展示。
4、教师“勤朴”校园之星评选对象是全校教师,各级部申报人数限定2人,条线、术科办申报人数各1-3人,对照教师“勤朴”校园之星评选条件择优申报。
5、学生“勤朴”校园之星评选对象是全校学生,各班学生申报人数限定1人,对照学生“勤朴”校园之星评选条件择优申报。
6、各级部的申报表由级部主任统一收齐,于2012年11月14日(第十一周周三)饭前交副校长室。教师“勤朴”校园之星自主演讲、民主评议活动时间待定。
附:
教师“勤朴”之星评选条件
基本条件:
1、能认真学习并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有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
2、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任务,关心集体,责任感强,奉献意识好,模范履行教师义务,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在教师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3、勤奋工作,成绩优良,认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中能发挥积极作用。
4、思想健康,学习自觉,与时俱进,积极要求上进,团结同志,有较强的合作意识。
5、吃苦耐劳,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具有无私奉献、勇于开拓创新精神,在群众中有良好的口碑。
一、勤于班级管理星
1、关心爱护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认真、细致,并有一定成效,形成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所管理的班级在各级各类活动中成绩显著。
2、教育与督促学生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班级管理工作扎实,教室卫生整洁,公物摆放保管有序,学生的文明习惯基本养成。本班的常规检查评比得分在同年级名列前茅。
3、定期召开班委会,认真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能注意培养学生干部的独立工作能力。班级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效显著,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技和文体活动,在校内外各项竞赛中多名学生获奖。
4、经常与科任教师联系,了解和研究学生的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班级的学风和班风端正、学习成绩不断提高,在全年级处于上游。
5、认真做好本班学生思想转化工作,尊重学生人格,安全教育措施有效,无严重偶发事件的发生。勤与家长联系,争取家长、社会和有关方面的配合,形成教育网络。
6、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仪表端庄。在思想、道德和文明行为等方面都成为学生的表率。
二、勤于课堂教学实践星
1、平时教学过程抓得实,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随堂听课”准备充分,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好,好课率达85﹪以上。
2、能虚心向同事学习,取人之长,积极参加听课活动,有记录,有评点,听课数量达标。
3、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主动投入到实施新课程中来,切实落实到教育教学管理之中。
4、认真学习理论专著,积极实践新课程,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积极参加市、区、校级课堂教学展示,成效显著。
5、注重教后反思,按要求撰写教育随想。自觉地总结教学经验,每学年至少有一篇文章在正规出版的报刊杂志发表,或在市级以上获奖。
6、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质量调研、期末考试班级平均分名列前茅。
7、积极参加各级教学业务培训表现突出,积极参加学校“学术沙龙”的讨论、交流。
8、在“三评”活动中,家长和学生的满意率在95﹪以上。
三、勤于教育科研星
1、热爱教科研工作,服从分工,团结协作。
2、有较强的教科研意识和较高的教科研能力。
3、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科研活动,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
4、认真撰写教育反思,数量足,质量高,并受到学校多次表扬。
5、认真撰写论文、随笔或案例参加各级各类教育部门的评比,获奖率高。
6、积极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投稿,有录用文章。
7、积极参加课题研究活动(沙龙、讲座),不迟到,不缺席。
8、教科研活动时,能积极承担研究课,观摩课及展示课,平时能在研究活动中积极发言,为学校教科研工作出谋划策。
四、勤于后勤服务星
1、能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及作息时间。
2、能积极主动、勤奋工作,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3、仪表端正,举止文明,为人师表。
4、按时完成本职工作,无失职,具有团结协作精神。
5、参加学习,钻研业务,能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
6、搞好学校安全工作及环境卫生工作。
学生“勤朴”之星评选条件
1、“诚实之星”——与诚同行。“诚”是做人之本,意为真诚、实在,表现为待人诚恳、为人诚实,信守诺言、言行一致。
评比条件:
①诚实、不说谎,知错就改;
②不随意拿别人的东西,借东西及时归还;
③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或交给老师;
④遵守诺言,说话算数;
⑤同学之间真诚相待,互相合作。
2、“勤学之星”——与勤结伴。“勤”是立身之本,意为好学肯苦,表现为珍惜时间,勤奋刻苦。
评比条件:
①早睡,早起,按时上学不迟到;
②学习态度端正,方法得当,有良好的预习、读书、写字等学习习惯;
③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发言热烈,在学习方面起模范带头作用;
④能独立思考,及时完成各科作业,书写认真,正确率高;
⑤热爱阅读,知识面广。
3、“俭朴之星”——与俭相依。“俭”是修身之本,人性之本质;表现为节俭、朴素
评比条件:
①不乱花零用钱,能合理消费;
②不比吃穿,衣着整洁朴素;
③爱惜学习用品,不随意浪费;
④爱惜粮食,珍惜劳动成果;
⑤节约水电,爱护公物。
4、“博爱之星”——与爱相伴。“爱”是立德之本,意为感恩、博爱。表现为:爱祖国、爱师长、爱同学、爱家人、爱自己。
评比条件:
① 热爱祖国,尊敬国旗,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
② 尊敬父母,关心长辈,能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到家要主动打招呼。
③尊敬老师,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虚心听从老师的教导;
④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欺负弱小,不讥笑、戏弄他人;
⑤心中有他人,能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人。
5、“礼仪之星” ——与礼相融。“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精华,意为行文明之举,做文明学生。表现为热情友好、礼貌待人、遵守秩序、讲究礼仪。
评比条件:
①对人有礼貌,能使用文明用语,言谈举止大方得体;
②讲究卫生,做到“四勤”:勤洗澡,勤换衣,勤剪指甲,勤理发;保护环境,做到“四不”: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杂物,不乱涂乱画,不乱攀乱折;
③集会排队快、齐、静,遵守会场纪律,不随便讲话或走动;
④课间开展正当活动,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
⑤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能礼让他人。
6、“实践之星” ——与行同步。“实践”是成才之本。具体表现为积极探索、勤于实践、热爱劳动。
评比条件:
①勤于做事,乐于为集体和同学服务;
②会布置、打扫自己的房间,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具有自我服务的良好生活习惯;
③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活动或比赛,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④能做好学校的值日工作,积极参加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⑤遇到困难,能想办法克服,做事能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