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娴执教《秋游》研讨记录
一、关于朗读的指导
1、目标定位要准确
2、教师充分预设,心中有谱,定标准
3、读出感情要求:
文章熟;
语调要符合汉语规律,如“在草地上”“蓝蓝的天空”是短语,要读连贯。
语速:快、慢或中速
语调:欢快、活泼还是一般陈述
节奏:紧凑还是舒缓
如《秋游》第一节 陈述的语调 ,第二、三节 读出美丽,第四节读出快乐。
关于第四节,“学生亮开了嗓子。。。”指导学生朗读:1、创设情境2、内容具体化3、带着情感4、丰富文本,可以向着蓝天喊,也可以向着蚂蚱喊:“蚂蚱蚂蚱,我来捉你啦!”教师回应:“我就是蚂蚱,我也很想和你做朋友。”可以向着。。。这样思路打开了,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规范了语言训练
二、 关于仿说
果园里,苹果——了,像——。学生分说后要说完整,
策略一:三种互动的模式
1、开火车说,到最后一个学生了,你能把前面三个小朋友说得话像课文一样连起来吗。
2、给一点空间:(出示图片),像课文一样说一说,同桌一起完成,然后指名说,把他们说得连起来。
3、四人小组合作说。
策略二:运用已有的积累进行迁移(如练习一中的《秋天到》)
但要分层训练,一部分学生可以有提升。
三、 关于多媒体的使用
例如第二节说云朵形状,可以让学生先说,用多媒体是为了让学生把话连起来。
四、 生字教学
1、低年级:第一课时15分钟,第二课时5分钟
2、体会词义的细微差别,如 奔、跑、追逐的区别
3、一年级要先讲后写再讲评,二年级可以自学后先写再讲评
五、 关于学生的错误资源
学生亮开了嗓子喊什么,学生答错,怎么办
1、声音亮开
2、做喊的动作,给他拐棍,要有方向
3、喊什么,给他拐棍,教师回应:我是蓝天公公,我听到了你的声音。
还可以向着稻田喊,对着蚂蚱喊,(有情景了)
六、重建课设计
一读2、3、4节,找“郊外”一词
二读2、3、4节,“郊外”怎么样,和学校有什么不一样
三读2、3、4节,你最喜欢哪里?读一读,能把他读好吗(自己选,4人小组)
分享学习收获,保底读准就行,然后提出问题。(我是这样读的,哪里应该重读,哪里读得慢些。)
七、下节课关于学术沙龙(语文教研组承担)
沙龙的话题是:教学资源的捕捉和利用
分论点:(上次语文研讨邵校长给了我们一个五个论点)
1、给学生空间,静静地等待花开
2、用心倾听,让优质资源放大。
3、丰富的资源要积累
4、独特的资源要强化训练
5、成功的资源要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