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拉萨的天空(第二课时)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秦 敏
【教学内容】
苏教版语文第五册第七课《拉萨的天空》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交流自己独特的感受;在集体精读、赏读中积累语汇,感受语言美,能用朗读或描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3 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对拉萨湛蓝的天空的赞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感受美。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朗读,特别是对课文中优美的句子反复的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拉萨的天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二、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看到了怎样的天空。
2、理解“湛蓝”、“透亮”,出示蓝宝石图片,理解打比方。
3、指导朗读
4、句式练习:拉萨的天空湛蓝、透亮,好像 。
三、 学习二——四自然段
1、根据自学要求品读课文。自学要求: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二——四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爱的语句,细细品读,并把你的感受用美读的形式表现出来。
2、同桌交流,朗读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为什么喜欢?
3、全班交流。
A、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
① 读了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
出示李白的诗《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指导朗读。
B、有人说“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掬”是什么意思,谁能做一下这个动作?
人们可以掬一捧蓝天来洗脸,说明蓝天怎么样?
指导朗读:能把这奇妙的感觉读给大家听?谁来和他比一比?
C、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找一找,这句话里有几对近义词。
师:红花有了绿叶的衬托会更加美丽,那么是什么把拉萨的蓝天衬托得更美呢?看图理解。
指导朗读:多么美的色彩呀——蓝、白、绿,相互映衬,蓝的更蓝,白的更白,绿的更绿,谁能把这独特的美丽画卷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呢?
自己练一练。男女生对读,齐读。
D、一年四季中,不管是隆冬还是盛夏,布达拉宫的上空总是蓝晶晶的。有了这蓝天,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出示图片)你们看,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它依着山的地形而建,这就是“依山而建”。它群楼高耸、金碧辉煌、气势雄伟。想象一下,假如布达拉宫上没有这么美的蓝天,会是怎样的情景呢?
指导朗读,男生读。齐读。
这湛蓝的天空不仅让布达拉宫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也给其他各种景物增色不少。(出示一组图:蓝天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湖泊等图)
句式训练:有了这蓝天,( )显得( )。
E、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它把你的视线紧紧吸引,让你久久不忍移开。
“神往”是什么意思?
你从哪儿感受到拉萨的天空蓝得让人神往?(紧紧吸引、久久不忍移开)谁最喜欢这个句子,指名读。喜欢这个句子的同学齐读。
4、小结:配乐朗读2-4自然段,感受拉萨天空那独特的美。
四、 学习第5自然段
多么湛蓝的天空,多么神奇的土地,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作者对它有千
言万语,在这里都汇成了一句话:(出示末段)齐读
这句话中,作者把湛蓝的天比作什么?
蓝天像美丽的窗帘装饰着圣地,让圣地拉萨拥有了与众不同的美!欣赏一组拉萨的风景图。
五、 练习背诵
拉萨的天空那么湛蓝、透亮、我们不仅要赞美它,更要呵护它,让美永恒。 为了将这片蓝天深深地留在脑海,请同学们挑选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背诵一下。
六、 摘抄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句子。
七、 作业:
选择喜欢的做:
1、继续摘录好词好句。
2、把课文美美地背给家长听,让他们感受拉萨天空的美。
3、寻找家乡的美,用自己的笔描绘出来。
板书:
湛蓝
7、拉萨的天空 透亮 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