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语文(五年级) 时 间: 2015.11.31
备课组长: 殷侬琴 记录人:许高琴
参与人员: 孙丽娟 殷侬琴 费美玉 许高琴 杨晓军 杨晓丽 王红艳
中心发言人:王红艳
研讨内容 第六单元课文分析和解读
研讨过程:
一、教情、学情分析:
王红艳:本单元围绕“美好品质”这个主题精心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天火之谜》、《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诺贝尔》和《滴水穿石的启示》。从内容上来看,这四篇课文所涉及的主要人物有:富兰克林、谈迁、诺贝尔、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所选人物涵盖了古今中外。所先人物有科学家、学家、医药学家、发明家、画家。他们都是名人,都是成功人士。在他们身上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具有百折不挠、滴水穿石的精神。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从体裁上来看,前三篇文章以记叙为主,通过一件或几件事情刻画人物的形象,通过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懂得一定的道理。后一篇论说稍重,通过具体的事例,阐明作者的观点。我们除了感情滴水穿石的精神之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这种叙议结合的方法,并进行类似的习作练习,如写读后感。
《习作六》是根据图画,想象并编写故事。练习6的语文与生活是看一段话然后读感受。诵读与积累是分角色朗读一篇童话。健康小顾问是一个比较适膈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第六单元课文分析和解读
孙丽娟:《天火之谜》一课以雷暴之谜——实验揭秘——创造发明,构成全文脉络,重点在于中间。在教学实验揭秘这部分内容时,应先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理清作者在写实验揭秘这部分内容时,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衙写什么。交流后学生会找出先写富兰克林对雷暴的观察,再写大胆推测,最后通过风筝实验这三个层次揭开雷暴的秘密。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富兰林克林对于观察的细致全面,推测时的勇气勇敢。风筝实验中表现出的严肃认真,一比不苟,勇敢无畏,敢于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在这学习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关键词复述风筝实验这部分的内容。
杨晓丽:《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在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要着重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应该凭借课文中叙写的谈迁遭受厄运。但未被厄运打垮而编成《国榷》的具体材料,从谈迁的身上,汲取精神力量,促进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贯穿这一主题的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能在读中感悟,联系生活实际,谈经验,说教训,学榜样,树雄心,乐观向上,积极进取。比如在学到谈迁面对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遭受这一厄运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有没有经历过这种事情,又是如何克服的?从谈迁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2、体会运用数字的表达效果。在这一环节中主要是让学生联系课后练习的第4题,让学生找几处这样的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杨晓军:《诺贝尔》在进行本篇课文的教学时,我接以下的思路进行:首先,由诺贝你授奖仪式的由来,以及诺贝尔奖的特殊性,在使学生初步感知诺贝你伟大的同时,引发心中的疑问:为什么要举行诺贝尔授奖仪式?随后,以步步深入的读为主,了解诺诺贝你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使诺贝尔比生奋发求索永不气馁的精神在学生心田上烙印迹。最后,通过再读,回应课文的开头,知道诺贝你奖的由来,同时在心目中树立起诺贝尔的高大形象。
殷侬琴:《滴水穿石的启示》本篇课文是以“自然奇观的启示——正反论证——提出希望,收束全篇”为结构。因此在教本课时,要按以下思路进行:先谈奇石,探寻其成因;再谈名人,找寻其足迹;后谈启迪,激发其动力。学完本篇课文后,在学生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想实际,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下来,即写读后感。
费美玉《习作6》看图续编故事,先让学生仔细观察下面两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然后刘学生猜一猜,议一议,这只大猫就要捉到燕子了,情况十分紧急,你们能猜出事情的结果吗?学生讨论事情的结果。最后让学生各自写作,表达体验。
《练习6》语文与生活本题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让学生了解美国莱特兄弟是世界上首次驾驶飞机成功飞行的人,并理解哥哥所说的话的含义。第二部分的教学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关的航天器,了解它们的作用、外形,再让学生把名称和图连线。
诵读与积累《浪花礁石》教学时,先让学生反复读几遍短文,边读边体会情感的变化。(如:礁石:暴跳如雷——狂妄自大——少气无力,自叹不如;浪花始终是自信的、平和的、执着的),最后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
《口语交际》中的话题是健康小顾问,课前先要求学生观察同学中有无不良生活习惯,再通过书报上网、询问等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在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然后设计交际情境,健康小顾问登场,在其讲述了健康的重要性以后,开始接受大家的咨询;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选出最佳小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