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6-0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语文(五年级)        间:   2015.10.26                   

备课组长:  殷侬琴                    记录人:   杨晓丽           

参与人员: 孙丽娟  殷侬琴  费美玉  许高琴   杨晓军  杨晓丽   王红艳                                            

中心发言人: 杨晓丽   殷侬琴              

研讨内容   第三单元课文分析和解读                                       

研讨过程:  

一、教情、学情分析:  

孙丽娟:本单元以“故事集锦”为主题,帮助学生对不同题材的故事的内容、表达有新的认识。特别是在学完第二单元后,孩子在故事情节中通过朗读、圈划关键词句、交流等对人物情感与品质的感悟能力有了提升,促进学生对故事人物的多元表达,能形成整体性、结构化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二、第三单元课文分析和解读  

费美玉:第三组课文看似互无关联,实际内容存在一定联系。8《成语故事》、9《推敲》、10《嫦娥奔月》、12《伊索寓言》同属故事,有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教学时可以围绕故事这一专题进行教学。纵览整个第三单元,前有成语故事短小精悍适合背诵;后有神话故事文字简洁适合整体复述;经典故事拥有动人的细节,适合绘声绘色地讲述。  

杨晓丽:就文本体裁而言,自读课文《读书莫放“拦路虎”》是以说明文的表达方式提倡读书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而其他四篇都是以讲故事的记叙方式。四篇课文中,对不同故事的语言表达特点与故事人物的情感把握有各自直接的表达,值得学生去积累、去体悟、去回味。  

杨晓军:就表达方式而言,《成语故事》由3个成语故事组成,均由古籍故事改编而来,介绍了成语的来源及寓意。《推敲》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诗人贾岛对诗歌语言的考究上,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嫦娥奔月》叙说美丽善良的嫦娥为了免于百姓受害,吃了长生不老药升天奔月的事,意象优美、情节动人,人物的形象在情节展开的过程中表现得栩栩如生。《读书莫放“拦路虎”》 是学生初次接触的一篇自读课文,旨在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伊索寓言》选择了三则意蕴丰厚的寓言,情节紧凑,语言生动传神,发人深省。每则寓言都以一句训诫作结,具有画龙点睛之效。与之呼应,设立“我读书,我快乐”栏目,简介全书内容,扩大阅读面。《我读书 我快乐》教学生读寓言故事做笔记,这可视作阅读上述故事类文章方法上的一种引导和支持。《习作3》是观察习作,重点训练如何观察,并将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练习三》中是关于京剧《红灯记》,让学生体会红灯记的语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也学学这个京剧的唱腔。《通读与感悟》可以作为平时的小练笔。这样的练习模仿性比较强,学生练习容易出效果,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多进行这样的练习。  

许高琴:就课后要求而言,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渗透着训练要点,要求孩子背诵成语故事,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拓展讲述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每篇课后都要求注意带点词的意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这也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实践,形成一定的方法。  

三、本单元的教学注意点:  

殷侬琴:我来说说这一单元教学时的注意点: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对于故事、成语这类文体,学生在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已经有接触。本单元课文,故事生动有趣,包含了深刻的含义。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有感悟。同时,抓住学生乐于质疑问难的特点,让学生多问、多交流,老师及时点拨引导,从而理解课文的深刻含义。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