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5-01-0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走进黄山,揭题导入。  

1、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喜欢)今天老师要带大家走入一座迷一般的山,板书“黄山”。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齐读)  

2、  从这句话可见,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是相当高的。那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去欣赏黄山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黄山奇松”。齐读。(板书“奇松”)  

   

二、随文识词,初读课文。  

1、同学们课前已经做了预习,那课文读通顺,读流利了吗?(打开课本90页)  

2、第一自然段,谁来,请你。(学生朗读)(你读得非常流利)  

3、看这个词“情有独钟”,轻轻读读第一句话,联系课文想想它是什么意思?(人们偏爱黄山奇松,把所有的感情都集中在了黄山松的身上,“钟”就是集中的意思。)  

4、书写指导:“誉”撇捺要拉长,能盖住下面的“言”。  

            “陡”左窄右宽。  

5、文章的第二段比较长,要读准、读通,有点难度,自己再练一遍,并想一想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6、这一段主要介绍了?(三大名松)这段话采用了什么结构来写?(总—分)请一位同学来读总写的部分,再请三位同学分别来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总写的部分请你,迎客松你来,陪客松请你,送客松你来,)(你们读得都很准确)  

7、最后一段谁来读。这一段主要围绕着哪句话来写?  

   

三、品松之奇,精读课文  

1、读完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整篇文章都在围绕课题中的哪一个字写?那就是“奇”。  

2、听清要求:请再次轻声朗读全文,把每一个自然段中描写黄山松奇的句子用括号括出来,想一想它们到底奇在哪里。  

3、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一)感受位置奇、数量奇  

第一自然段段中,你们从哪里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奇。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生交流)(你们真会读书)  

①“山顶上”:有的山高达1800多米,云都在脚下,而这松树却长在山顶,比云还高呢!很奇特吧!  

②“陡崖边”:还有的长在陡峭的悬崖边上,可见它们的什么很奇?(生长位置奇)板书“位置奇”  

③在这样独特的位置,却处处都有他们潇洒挺秀的身影。从“处处”体会到了什么?数量还多的惊人。  

4、看来黄山松不仅生长位置奇,数量也多得令人惊奇。那你能读好它的奇吗,抓关键词,谁来试试。  

5、指读、齐读。  

(二)感受姿态的奇特  

1、第二自然段中,你们又从哪儿感受到了黄山松的奇?(生自由交流)  

同学们说得真好,其实大家刚刚找的是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他们姿态独特,各不相同  

2、看,这是迎客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引读“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最特别的是他还有一丛枝干斜伸出去,就像什么?热情的主人伸出双手。  

能加上动作,自己再练一遍吗?谁来?(你读得多投入啊!)多奇特的姿态,一起读!  

3、看,这是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结合插图,看看送客松的姿态独特在哪里?生交流。  

(他枝干盘曲,被称为“天然盆景”,还有长长的手臂呢,好像主人在挥手告别。)  

谁能把这些独特之处都读出来?指读。  

分别总是难舍难分的,可以融入点感情读慢一点,谁再来读读后面的一句,它向山下——。(真是入情入境啊!)  

蟠曲的枝干,长长的手臂都是天然生成的,真是太神奇了!把你们感受到的“奇”放入朗读中,一起来。  

4、还有陪客松,想看看吗?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姿态如何?(高大挺拔,矗立在玉屏楼前,如同一个绿色的巨人,真特别!)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下。  

4、读完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我们不禁被它们奇特的姿态深深吸引住了,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啊!  

(三)感受生命力的奇特  

那这三大名松除了姿态奇之外,还有其他奇特之处吗?再读读。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  

1、我们再来品一品这句话,先自己读一读。  

2、这儿有一组词,女生读红色的,男生读蓝色的。遒劲给你怎样的感觉?(有力)男生读出力量。  

3、再看一组。女生,男生。多么茂盛,多么富有生命力啊。男生再来读。  

4、这些词似乎是对立的,矛盾的,但在迎客松的身上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多奇特啊!谁读好这句话。  

5、让我们再来品一品这个词——饱经风霜。什么意思?能结合课文说一说吗?(迎客松在生长过程中要经历“风”就是寒风,“霜”就是霜雪,“风霜”合在一起,意味着会遇到很多艰难困苦。那迎客松到底要遇到哪些困难呢?请看,师读资料。  

6、同学们,通过这段资料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迎客松经历的困难、艰辛是不是一天两天?是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几百年!虽然饱经风霜,迎客松却仍然——(板书:郁郁苍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多么顽强的生命力啊!)谁能读出它生命力的顽强。指读、齐读。  

7、面对磨难,仍然潇洒;面对磨难,仍然乐观的仅仅是迎客松吗?读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顽强的生命力,读着读着,不禁令人心生敬佩之情。  

8、配乐朗读。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上山的人们看到了迎客松。(读)中午,人们流连在美景之中,陪伴他们的是陪客松。(读)傍晚,即将下山的人们再一次回首凝望,他们望到了送客松。(读)  

   

四、课堂小结  

回顾整堂课的学习,通过文字的品读,我们不仅感受到了黄山松 “位置奇、数量奇”,更感受到它们“姿态奇、生命力顽强”。(指板书)难怪人们会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题。  

   同学们,其实黄山上并不只有这三大名松,还有许多其他的松树呢!它们千姿百态,美得令人称奇,我们下节课再来好好欣赏。  

   

五、作业  

1、背诵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2、抄写课后的词语。  

   

六、板书设计  

                                             位置奇、数量奇  

黄山奇松     姿态奇  

(情有独钟)   生命力顽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