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五年级 时间: 2014-2-18
备课组长: 殷素玉 记录人: 庄映洁
参与人员: 殷侬琴 、孙丽娟、杨晓丽、庄映洁、王红艳
中心发言人: 殷素玉
研讨内容 第一单元的整体备课
研讨过程:
殷素玉:今天我们全体五年级老师聚集在一起,进行本学期的第一次语文集体备课的研讨活动。第一单元是由我主要备课的,接下来我先汇报一下这一单元的整体备课情况。
本单元主题为“春光无限”,安排了《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只拣儿童多处行》《暖流》《早》和《古诗两首》等课文,一次习作,一次练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轻快而又充满激情的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体现了少年儿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写的一篇散文,以欢快的笔调描写了春游的儿童和春天里充满着旺盛生命力的花儿,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生机和快乐。《早》通过对三味书屋陈设的介绍、蜡梅花的赞美以及鲁迅书桌上“早”字来历的讲述,教育人们要珍惜时间,学 习鲁迅 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古诗两首》中选取的是两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教本组课文时应注重指导学生朗读,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春天的生机勃勃。注重引导学生按照游览、参观顺序理清文章脉络。体会作者以花喻人的写法及作用。
我建议大家在本单元中教学中注意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要让学生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诵读、品味,进入课文所描绘的境界中去,从而受到强烈感染。
2.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切实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学到读书、作文的方法。
3.加强对课文朗读、背诵、复述的指导训练,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4.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口语交际和实践活动中,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培养,争取全面进步。
5.在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根据学生实际,创设一个轻松活泼的习作环境,培养习作兴趣。
6.加强写字的指导。
殷侬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是一首现代诗歌,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其次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
孙丽娟:《只拣儿童多处行》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写了冰心奶奶在颐和园所碰到的春游的儿童,表现了儿童的生机勃勃、活泼欢快的情态,表达了冰心奶奶对我们少年儿童的喜爱以及所寄托的希望。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的意思,理解诗句内容。感受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令人快乐。
杨晓丽:《早》是国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的精读课文,是 吴伯萧 先生访问三味书屋后写的一篇散文,主要记叙了三味书屋的陈设,后园的梅花和鲁迅书桌上“早”字的来历,赞扬了 鲁迅 先生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们要珍惜时间。文章形散神聚,写法灵活。课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点:一以花喻人。二方位记叙。三由实在景观生发开去,展开丰富的联想。四结构缜密。教学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写梅花的用意。并且通过 鲁迅 先生的事实,教育学生要时时早,事事早。
庄映洁:习作一是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做到: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去多姿多彩。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王红艳:《练习1》包括语文与生活,诵读与欣赏,写好钢笔字,语交际和学写毛笔字。口语交际是训练的重点。
殷素玉:这一单元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暂时讨论到这儿,希望我们每一位老师能在平时教学中,扎扎实实地上好每一堂课,尤其能体现出邵校长提出的新基础的理念,使我们的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