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五年级 时间: 2013年10月9日
备课组长: 殷素玉 记录人: 殷素玉
参与人员: 殷素玉 殷侬琴 孙丽娟 杨晓丽 庄映洁 王红艳
中心发言人: 孙丽娟
研讨内容 第三单元
研讨过程:(宋体 四号 20磅 )
孙丽娟:
本单元以“故事集锦”为主题,课文看似互无关联,实际内容存在一定联系。8《成语故事》、9《推敲》、10《嫦娥奔月》、12《伊索寓言》同属故事,有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教学时可以围绕故事这一专题进行教学。纵览整个第三单元,前有成语故事短小精悍适合背诵;后有神话故事文字简洁适合整体复述;经典故事拥有动人的细节,适合绘声绘色地讲述。
《成语故事》第一个故事《自相矛盾》可以采用读一读,演一演,议一议的步骤学习,第二、第三个故事可以从课文插图入手,了解故事,明白道理。最后引导学生对比阅读三篇文章,自己去寻找发现编排特点,相机出示学习三篇小古文。
《推敲》在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细节体会人物形象,同时对文中诗歌产生的环境也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即兴而作看似简单,其实要有多方面的条件。利用古今文进行对比阅读,激发学生对古文的兴趣。
《嫦娥奔月》的第二课时,可以从嫦娥奔月的画面导入,找到相关文字朗读,先让学生感受嫦娥奔月画面的美。然后让学生通过文字感受嫦娥的心灵美,让学生从心灵美中再次感受到嫦娥奔月不仅外在表,所蕴含的内在更美。
《伊索寓言》可以通过读、讲、评三则寓言故事,借此走进人物内心,走进故事,领会故事寓意。同时结合生活实际加深认识,提高审美的品质,明辨是非,学会生活。为了使得这个寓言故事讲得更生动,可以让学生想象动人的细节,如狐狸怎么够葡萄的,三次喊狼来了之后人们怎么想的,蚕听到狐狸的花言巧语后会怎么想。
杨晓丽:
我很赞同补充小古文让学生读一读,到了高年级,我们应该及时让学生接触甚至喜欢小古文,为以后初中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则成语故事的小古文《拓展阅读》上有,《推敲》的古文也可以让学生读一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让他们仿造着用小古文写《滥竽充数》续写故事。
殷素玉:
我们应该明确这一单元“故事”这一特性,就课后要求而言,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渗透着训练要点,要求孩子背诵成语故事,根据课文内容复述,拓展讲述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每篇课后都要求注意带点词的意思,体会人物思想感情,这也是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关注去实践,形成一定的方法。
庄映洁
《嫦娥奔月》我有课件的,那画面很美,可以利用媒体让学生想象直观的体会意境美。
接下来,我说一说邵兰芳来校指导,我准备的《少年王冕》一课。主要环节是:
一、复习导入,初知背景。主要引入《儒林外史》第一个回合——“说楔子敷陈大义 借名流隐括全文”。后人称王冕为“儒林之楷模,学者之榜样”。
二、精读课文(2—4),品悟形象。抓住王冕的两处言行,体会王冕的勤奋懂事的品质。三、精读课文(5-6),再悟形象。则紧紧抓住文章重点描写荷花的段落,让学生自悟自读,通过交流提升懂得这段文字背后的内涵。再次出示:王冕堪称儒林楷模,学者榜样。让学生懂得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描写或者是环境描写,不仅仅是景,有时更是一种精神、人格或者是人物的心情等。
孙丽娟:教案挖掘的很深,设计环节清晰,也很巧妙,尤其是最后一部分,最中心的升华很到位。这样的课,在第一课时一定要上扎实,要让学生多读、熟读成诵。
王红艳:先借班级试上,出现问题再修改。尤其是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回答,教师要充分预设,然后智慧理答,推进课堂教学的深入,这样的课才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