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年级下册第5单元集体备课记录表
发布时间:2015-07-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六年级      时间:      2015.04.12       

备课组长:        殷素玉       记录人:     周丽敏         

参与人员:   孙丽娟、殷素玉、殷侬琴、周丽敏、杨晓丽、王红艳  

中心发言人:     周丽敏        

研讨内容        第五单元的整体备课                                    

研讨过程:(宋体 四号  20   

周丽敏:第五单元是由我主备的,首先由我来汇报一下这一单元的整体备课情况。第五单元共3篇课文。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而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杨晓丽:教学本课,我建议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把感悟训练巧妙地融为一体,通过说话、朗读、想象、表演、写作等训练,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主动地参与阅读活动,理解语言、品味语言、运用语言、发展语言,在快乐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达激情,在创造中增长智慧,从而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殷素玉: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文中对老人的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都应该关注。难点是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殷侬琴:《最大的麦穗》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叙述了古希腊大学者苏格拉底让弟子们从一块麦地里摘一个最大的麦穗的事,揭示了人的一生必须实实在在地抓住眼前的机遇,切不可东张西望、错失良机的道理。运用联想,借事说理是这篇文章的主要特点。  

孙丽娟: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我采用了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我反思、实践创新等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  

杨晓丽:《山谷中的谜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苏教版)第十一册第10课,是一篇富有哲理的散文。作者用简练的文笔,通过记叙加拿大魁北克山谷的一个奇异的自然现象,告诉人们,在逆境和压力面前,既要敢于抗争,也要学会退让、以退为进。  

王红艳:阅读乃是向课文提出问题并通过朗读、体悟解决问题。从作品中获取信息,凭借自己的经验去兑换课文的思想感情。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我让学生充分阅读,读出自己的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读。在交流中,尊重学生“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然后联系实际,让学生用自己的经验图式与文本所反映的生活经验图式进行同构。这就是“解文——察己”的过程。这样一种阅读教学模式才是尊重学生个性心理千差万别这一具体事实的。  

周丽敏:习作五是写自己的烦恼,旨在通过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要求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同时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