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集体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5-10-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六年级语文   时间:2015921  

备课组长:       周云芝              记录人:   周云芝                 

参与人员:    周丽敏、陈玲霞、周云芝、强明菊、杨洁玉、殷素玉                                            

中心发言人:  陈玲霞                     

研讨内容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及教学工作                                                

研讨过程:  

     陈玲霞:大家好!我备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先对教材内容分析一下:本单元教材主题是“人间真情”,由《负荆请罪》《最后的姿势》《船长》《爱之链》《习作2》《练习2》组成。《负荆请罪》写的是“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为国受辱忍让,廉颇为国、为友登门谢罪。《最后的姿势》塑造了谭千秋老师在地震突然来临时,用“张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船长》塑造了哈尔威船长在客轮被撞毁的危机时刻,镇定指挥、视死如归、忠于职守“与阵地共存亡”的崇高形象。《爱之链》则写下岗的乔依,在路上主动帮助老太太修车,并谢绝了报酬;老太太开车到了路边的小饭店吃饭,又暗暗资助孕妇的故事。四篇课文歌颂了爱国、爱生、爱岗、爱社会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主人公们为祖国、为他人献出真爱,向人间撒播真情的崇高精神的境界。  

    下面,我具体谈谈对每篇文章的理解,大家可以补充。  

《负荆请罪》是一个历史小话剧,是一个两幕剧。第一幕讲述了蔺相如的门客不满蔺相如在廉颇面前表现的懦弱,蔺相如解释了自己不与廉颇计较的原因。第二幕讲的是廉颇明白蔺相如的良苦用心,背着荆条去蔺府登门谢罪的事。我觉得要引导学生关注以下三部分内容:  

一、请罪背景:“负荆请罪”这则故事是有缘由的,廉颇为什么会和蔺相如闹不和呢?这事起于蔺相如的地位。原本是一官员家门客的蔺相如,凭着他的足智多谋、不畏强暴为赵国屡立奇功,深得赵王的器重,一步步高升,最后做了职位比廉颇还大的上卿。  

二、请罪原因:廉颇为何请罪,他有什么罪?这需要我们从第一幕话剧中寻找答案。从第一幕中,了解廉颇的请罪原因。第一幕廉颇并没有出现,而是蔺相如和他的门客的一番对话。地点是蔺府。为了更好地把握请罪原因,可在课前让学生了解“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故事。  

三、请罪过程:廉颇“负荆请罪”是剧本第二幕内容,学生通过学习,领悟请罪情节,特别对廉颇当时的表现作了仔细揣摩:廉颇从原先的傲慢转为真诚道歉,每一个动作、荆条的背负、说话的表情以及头微低侧,满脸愧疚的神态都把握到位。从而让学生感受廉颇有错就改的大度,体现大将军的肚量。  

周丽敏:(补充)此文与众不同,我们还应引导学生注意剧本的特点。开头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着重写人物对话。  

陈玲霞:对,谢谢!接下来我谈谈教学设想。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历史人物,能够千古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行为感人,不仅仅是因为司马迁艺术创作的水平高,更主要的是因为廉颇和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在吸引着我们,活在我们心中的是廉颇的异乎寻常的真诚和蔺相如的异乎寻常的大度……我想这篇课文的教学应该从人物形象入手是比较恰当的,因为剧本本身就是要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根据剧本表演最重要的也是要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杨洁玉:(补充)引导学生品读人物的台词,可以有两个层次的品读方法:一是抓住人物的台词、小括号动作和神情的提示、方括号背景的提示来品读好人物的台词;二是联系人物的职位、身份、经历等等属于人物个人的东西来品悟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品质,品读好人物的台词。至于剧本表演,我认为也可以先演后学,边演边学,学后再演。这个就要考虑班级的学情了,反正适合学生的,有效的就是最好的!  

陈玲霞:《最后的姿势》是根据发生在20085121428分四川省汶川县8级特大地震中的真实事件改写的感人故事课文记叙了地震来临的瞬间,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展现了他恪尽职守,一心为学生的无私大爱,赞颂的是一位老师对学生的情,是他对学生的爱与责任。全文共12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第一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写谭老师想平常一样早早赶到学校上班。第二至七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谭老师在地震来临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位学生的感人经过。第八至十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地震后,救援人员、获救学生和老师的感受。第十至十二自然段为第四部分,写人们对谭千秋老师的深情赞颂。课文通过谭老师在大灾之时的动作、语言的细节描写正面刻画了人物形象。用环境和场景描写以及第三段的侧面描写,渲染了人物,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升华了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5.12大地震发生的经过和一些细节学生都有所了解,学习本课很容易引起共鸣。本课的教学可以从课题入手。生命的姿势是什么样的姿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姿势?你从最后的姿势中感受到什么。抓住文中的几个动词“张开”“沪住”“撑”等和潭老师的话,组织学生通过读和演来反复体会,理解这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可以让学生结合前面当地震来临时,谭老师正在给学生们上课的内容进行研究,谭老师给学生讲人生的价值,理解谭老师最后的姿势是他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姿势,是诠释爱与责任师德灵魂的姿势。  

殷素玉:(补充)本课的侧面描写也很值得品味,《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才能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本课是一篇感人泪下、富有想象力的文章,同时也是一篇非常适合朗读的文章。因此,可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这些侧面描写的语句,帮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以及一个普通人在这种大难之前所做出的崇高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可以利用本课做一个很好的习作范例,让学生感受侧面描写在一篇文章中的价值,并且可以适当进行写作训练  

陈玲霞:《船长》这篇课文选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短篇小说。课文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即将沉没的时候,镇定自若,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屹立在船长岗位上,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文章最后一小节“哈尔威船长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这句话里有两个重要的词:“忠于职守”和“做人之道”。这是哈尔威船长品质的概括性写照。在我看来,探究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明了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是走近哈尔威船长的一个突破口。就这么一个简短的故事,当然不可能十分丰富、全面地了解哈尔威船长的“做人之道”。但我们至少可以通过这个典型故事,了解到哈尔威船长最重要的“做人之道”。  

1.遇到危难要“先人后己”。“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这一句话最能看出哈尔威船长的“先人后己”。  

2.遇到危难险要沉着镇定。这是本文的着力之处,多方面体现了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1)对比:用乘客的慌乱,反衬出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2)行动:主要表现在他的语言上。和洛克机械师、和奥克勒大副的对话,简短有力,思路清晰,突出表现了哈尔威的沉着镇定。  

周丽敏:(补充)这段话的描写也很有特色。与洛克机械师的对话,没有一个提示语,显得干净利索,果断有力。  

陈玲霞:《爱之链》是一首爱的赞歌,文章极其细腻地描写了发生在一个严寒的冬夜里的充满爱的故事:下岗的乔依无偿帮助老妇人修好汽车,老妇人在用餐时又得到乔依妻子的悉心照顾,也受到了爱的感染,留下一些钱,悄悄地走了。阅读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人间的友爱互助,值得称颂——当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应该伸出热情的手。课文层次清晰,共12个自然段,分三大段:第一段(18)写乔依回家图中帮助老妇人修车;第二段(911):写老妇人得到女店主热情招待后,帮助辛劳的女店主;第三段(12):写女店主理解和关爱有困难的丈夫,坚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爱之链一:乔依帮助老妇人修汽车。乔依心情“很是凄凉”,但对“在冷风中微微发抖的”老妇人依然“微笑”着!这是一个怎样的男子啊?把内心的苦吞咽,把满心的爱洒向别人!乔依的手冻僵了,蹭破了,可面对老夫人的付款要求,他却“愣”住了。  

生活告诉乔依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乔依用自己真诚的言行给老妇人了上了生动的一课。  

在这里,作者借助丰富的表情、真诚的动作,微妙的心情,向我们诉说这什么是爱,要怎样去爱。我们首先思考乔依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联系§1了解乔依是在天气恶劣、因失业而心境凄凉的情况下帮助老妇人的。这里环境描写作用不可小视。其次是思考从哪里看出老妇人也身陷困境、急需帮助?“她在这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她又冷又怕,几乎完全绝望了”,体会到老妇人的紧张、害怕、绝望。然后考虑乔依是怎样帮助老妇人修车的?重点品读§4,从描写乔依动作的词语,想象乔依修车的情景,修车活的脏、累,而乔依修车的认真、卖力。最后想一想乔依为什么不要老妇人的钱,他对老妇人说了什么?借助插图展开想像,走进当时的场景中,了解乔依高尚的内心世界。  

爱之链二: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女店主“极度疲劳”,脸上却带着“甜甜的微笑”。这一“笑”让我们看到了女店主处境的窘迫,内心的纯洁。  

“老妇人为什么要帮助女店主?有几个原因?”进入文本,我们发现了三个原因:①女店主热情招待老妇人;②看到女店主很需要帮助;③老妇人想起了乔依,想起了乔依的话。同时我们发现了女店主和丈夫乔依都是自己处境困难,却依然能热情帮助别人,都有做事认真的态度。  

老妇人是怎样帮助女店主的?仔细品读老妇人写在纸条上的话,并再次联系乔依对老妇人说的话,原来是老妇人受到乔依爱的感染,也像乔依一样无私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老妇人帮助女店主,其实冥冥之中也就是回报了乔依,“好人有好报;无私的付出,有时也会在无形之中得到回报”。  

强明菊:(补充)课文的结尾耐人寻味,作者匠心独具,构思巧妙,故事从乔依说起,最后又回到乔依身上,揭示乔依和女店主是夫妻关系,暗含着乔依的无私付出也得到回报,“人有时大方一点,厚爱一点,生活也不会亏待你”。另外,女店主对丈夫乔依说的话,有很丰富的涵义,让我们体会乔依夫妇因为得到“爱”而对生活充满希望,人世间因为有了彼此的关爱、真诚的帮助而变得美好、温暖。  

陈玲霞:本单元具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都在教案上。最后我说说本单元的课时安排:  

《负荆请罪》          3课时  

《最后的姿势》        2课时  

《船长》              2课时  

《爱之链》            2课时  

习作2               2课时  

练习2               3课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