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一年级 时间: 2013、9、25
备课组长: 殷晓波 记录人: 殷晓波
参与人员: 殷晓波、沈梦琳、张名伟、薛琴
中心发言人: 殷晓波
研讨内容: 表内除法(一)
研讨过程:
殷晓波:这部分内容主要教学出发的初步认识和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一要进一步完善学生对四则运算的认识;二要进一步积累对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觉得除法的建构是在平均分的基础上而认识的,除法概念的内涵比较丰富,教学平均分、理解除法的含义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利用口诀求商又是一个重点。
1、 感悟平均分。对于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充分操作,为学生认识除法积累充分的感性经验。因此,结合具体的实例和生活情境,把一些物体每几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或者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个。理解平均分,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这个过程体现了循序渐进、由易到难、逐步提升的特点。
2、 学习口诀求商。依托问题情境,主动探索用口诀求商的方法。要注意与乘法的计算相对比,真正理解除法的含义,学会计算。教学中,要注意比较和交流,沟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张名伟:问题情境在这一单元引用的比较多,我们要特别重视实际问题的联系。平均分教材上介绍了两种不同的方法,要通过动手操作、比较观察、交流讨论等教学活动主不在具体的表象支撑下,进行一定程度的的抽象和概括,从而逐步理解除法。教学要由扶到放,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而利用口诀求商也是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探索学习的。除法计算要注意算法的优化,要把算法的产生和形成过程融在解决问题之中,为解决问题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掌握计算方法、又有利于他们体会计算对于解决问题的作用。
沈梦琳:除法的初步认识重点引导学生练习平均分的含义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了解除法算式中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例题的教学要能够联系已有的平均分的经验,通过学具操作或结合问题情境进行直观的思考,找出问题的答案。因此,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并在交流的基础上,感悟除法。
薛琴:用乘法口诀求商,对于学生来说是除法计算是陌生的一种计算,而除法又是乘法的逆运算,怎么转化计算方法是个关键。把口诀与除法算式对应起来,体会用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并且通过各种练习,加强计算的力度,使学生掌握除法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