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四年级数学集体备课研讨记录4
发布时间:2015-01-0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杨敏新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时间:     2014.12.1            

备课组长:          秦芳         记录人:    杨敏新                

参与人员:           杨敏新、赵敏杰、邵文彬、秦芳、钱岳新                         

中心发言人:   杨敏新         

研讨内容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垂线和平行线                              

研讨过程:(宋体 四号  20   

杨敏新: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垂线和平行线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和第八两个单元的内容。首先谈谈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通过附录的学习已经初步知道:算式里有乘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乘法;算式里有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除法;算式里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算式里一般都有三个运算符号。要形成“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应该先算乘、除法”的认识;还要了解中括号,以及“先算小括号里面的运算,后算中括号里面的运算”的顺序。结合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还编排许多需要两、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运算顺序,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   

1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概括出“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例2小括号里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用“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例3中括号以及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秦芳:第八单元垂线和平行线。“垂直”或“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是认识常见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建立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高的概念,都离不开垂直和平行的知识。从这一点来说,本单元是直观认识几何形体向形成线、角、形、体等几何概念的重要转折点。全单元编排10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  

1射线、直线的概念,两点之间的距离  

2角的概念,表示角的方法  

3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4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  

5用量角器或三角尺画角  

6两条直线相互垂直  

7点到直线的距离  

8用三角尺画垂线  

9两条直线相互平行  

10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全单元内容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线与角的知识,编排五道例题和两个练习教学,这些知识为认识垂直和平行作准备。学生在第一学段仅直观认识了线段和角,经过本单元前五道例题的学习,将获得比较系统的“线”与“角”的知识,形成相应的数学概念。第二部分是垂直和平行的知识,编排五道例题和一个练习教学。不仅教学两条直线相互垂直、相互平行的概念,还教学使用工具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  

邵文彬:教学四则混合运算要注意:  

(一) 选择适当的呈现方式,体验运算顺序  

1. 联系现实的素材,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运算顺序。  

2.  以已有的运算顺序为依据,通过推理解决稍复杂的混合运算。  

经历“观察算式——回忆有关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计算经验”的过程,既发展数学思维,又提升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  

3.  在新的计算情境里教学中括号的知识。  

(二) 精心编排计算题组,加强对运算顺序的体验,提高练习效率  

(三) 编排三步计算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赵敏杰:垂线和平行线这一单元把垂线放在平行线的前面先教,是因为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垂直现象的机会稍多些,积累的关于垂直的感性认识比平行线多。而且,学生认识了垂直关系,学会了画垂线,有助于他们体会两条直线的“不相交”,会适当降低建立平行线概念的难度。  

(一) 从生活中的直观现象引出射线和直线,以线段为生长点揭示射线和直线的概念  

(二) 通过画角,初步建立角的概念,教学相应的符号标记  

(三) 简要介绍量角器的构造和量角原理,示范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帮助学生克服使用工具的困难  

(四) 在角的运动变化中教学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充实角的知识,加强角的概念  

(五) 根据角的度数,选用适当的工具画角  

(六) 联系生活情境,教学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互相平行  

(七) 指导学生使用适当的工具与方法画垂线和平行线  

(八) 关注平行、垂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钱岳新:认识量角器以后,就能使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设计的教学活动线索是“图示方法——模仿操作——交流体会”。先图画演示怎样把量角器正确地放到要量的那个角上,看出这个角是多少度;再照样子用量角器在教材上量一量,经历量角器量角的操作过程,初步学会使用量角器;然后交流用量角器量角的体会。一要体会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就能在量角器上找到一个与要度量的角大小相等的角。量角器上的角有多少度,被测量的那个角就是多少度,从而明白量角器量角的原理。二要联系上面的操作,说说使用量角器的方法与要领,掌握正确使用量角器的技能。三要体会有了量角器以及统一的计量单位“度”,就能准确测量角的大小。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