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上集体备课研讨记录
发布时间:2015-01-1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袁霞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五年级数学              时间:    2014.12.22.                  

备课组长:      袁  霞               记录人: 袁  霞                   

参与人员:    董明伟  袁霞  秦红  秦志刚  陆正平                                              

中心发言人:  陆正平             

研讨内容         解决问题的策略                                        

研讨过程:(宋体 四号 20磅)  

陆正平:   

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教学,有计划地在每册教科书里编排一个单元的内容,集中教学一个(种)策略。到现在为止,已经进行了四个学期,依次教学了从条件向问题的推理、从问题向条件的推理、列表整理条件、画图整理信息等策略。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推理是研究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最常用的方法,列表整理已知与未知数据以及画图整理条件与问题信息,能够帮助人们理解题意,促进分析数量关系的活动顺利展开。可以说,三、四年级教学的策略是最基本的策略,可以用来解答常见的、比较容易的实际问题,而且十分有效。不过,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往往会遇到一些仅仅依靠数量关系的推理还难以解决的问题,甚至有些问题还不宜列式计算,因此需要进一步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五年级上册的本单元起,将陆续教学枚举、转化、假设与调整等策略,将解答一批过去大纲教科书里没有编排的问题。这些策略的教学,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学用枚举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所谓枚举就是一一列举,即把事情发生的各种可能逐个罗列,并用某种形式进行整理,由此得到问题的答案。生活中有许多实际问题,列式计算比较困难,如果联系生活经验,用枚举的方法能比较容易地得到解决。因此,枚举是人们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之一。而且,枚举时十分讲究有序思考,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对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很有帮助。全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具体安排见下表:  

例1在表格里有序地一一列举,初步体会列举策略  

例2有意识地使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鼓励列举形式活泼多样  

董明伟:   

解决问题的策略表现在具体的解题活动中,要通过充分的解题活动才能逐渐形成。例1作为本单元教学的起始,让学生初步体会列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设计的教学线索包括“理解题意、构思解法——填表列举、找到答案——回顾过程、体会方法——联系过去、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  

例题用22根栅栏围一个长方形花圃,由于每根栅栏的长都是1米,所以围成的长方形花圃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配置的王大伯围花圃的情境图,帮助学生理解栅栏的总数22米(即长方形的周长)是确定不变的,围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数量是可变的,也就是围法多样。接着进一步想到,长方形的宽可以是1米、2米、3米……每一个宽都有相应的长,每种围法都有其面积。于是产生摆小棒解决问题的动机,逐步形成根据长与宽的和是11米,依次找到各个长方形的思路。无论哪一种思考,都是初步的列举。教学这个环节要抓住“怎样围面积最大”帮助学生明白花圃有多种围法,并在交流中体会各种围法可以按宽的米数从小到大有序地列举出来(当然也可以按长的米数从大到小有序列举),只要算出各种围法的面积,就能比出面积最大的围法。  

    袁霞:   

学生在自主进行的列举活动中会感到,列举不能有遗漏,也不能有重复,应该有序地进行。如果把各种围法的长、宽以及面积等数量分别记录下来,就能方便地比出面积最大的围法。于是产生优化列举活动的愿望,这就是填表列举的思想基础。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列举的表格,而且按长从大到小、宽从小到大的次序,及时算出各种围法的面积。正确列举的关键在于“长方形长与宽的和是11米”,把握住这个关系,才能找到对应的长与宽,也才能算出相应的面积。所以,例题在列举之前,先计算长方形长与宽的和“22÷2=11(米)”,为正确列举作准备。  

填表列举以后,教材提醒学生检查自己的列举有没有遗漏或重复,进一步体会“有序”列举的重要性。教学应该引导学生注意列举从哪里开始,按怎样的次序进行,感受这里“从大到小”“从小到大”列举的好处。教学还要引导学生注意列举到哪里结束,这里只要找到“长6米”“宽5米”就够了,如果再列举下去就重复了。  

从摆小棒列举到填表列举,动手的成分少了,动脑的成分多了。从没有表格的列举到填表列举,有序性加强了。这个环节的教学要处理好摆小棒到填表的过渡,从无序列举到有序列举的改进,激发并利用学生的优化愿望,提升数学思考的水平。  

    秦红:   

对个体来说,策略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更不是天降之物,总要在自己已有的经验上萌发。可以说,已有的经验越是丰富,形成的策略越是厚实。列举策略虽然在本单元内教学,但学生早就进行过许多类似的活动,尽管那时他们还不知道“列举”这个词语,还不意识自己在一一列举。例题要求学生回顾曾经运用列举策略解决过的问题,使他们对列举策略有更多的体验,有更深的感情。应该说学生曾经进行过许多列举活动,教科书里几个小卡通的交流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10的分与合是一年级教学的,3张数字卡片排出三位数是二年级教学的,12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是三年级教学的。教材希望这些例子引起对以往数学学习的回忆,让学生说出更多应用列举方法解决问题的实例,从大量的实例中体会列举有利于解决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列举作为一种策略,在解决问题时的具体应用,不仅是表格列举,而且还应是灵活多样的。在学生初步学会表格列举以后,引导他们学习一些其他的列举形式,能使列举活动更加方便、更加有效。  

学生掌握列举策略通常表现为:联系实例知道什么是列举,会主动采用列举的方法解决具体的问题,并且具有一些列举的技巧。他们在例1里初步认识了列举,在例2里将要主动利用列举解决新的问题,体验列举的作用与价值,积累更多列举的经验。教材为例2预设的教学线索是:创设需要列举的问题情境——学生自主选择列举形式开展列举活动——交流各人的列举形式、过程、结果和经验。  

   秦志刚:   

在确定采用列举方法解决例2以后,教材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列举活动。例1的列举只要有序地排出长方形花圃长的米数,就能算出宽的米数和面积的平方米数,在表格里进行比较方便。例2的列举稍复杂些,如果仍然在表格里列举,无论是设计表格还是使用表格都不太容易。因此,学生会想出一些别的列举形式。  

例题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列举活动的形式,课堂教学就有交流的资源。组织学生交流要注意两点:第一,既要交流列举的各种形式,也要体会各种形式的特点,以及哪些形式较为简便。像“萝卜”卡通那样列举,很有条理,不会遗漏或重复。像“番茄”卡通那样列举,比较简便,能够较快地得出答案。第二,要联系例1的列举,注意到解决两道例题所采用的列举形式不同,体会列举的形式应有助于列举活动的开展,也应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一定要突出列举必须不遗漏、不重复,否则就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为此,应该讲究列举的“序”,有次序地列举才能不重复、不遗漏。列举得出的结果应该及时检验,这是应有的习惯与态度。检验应着重于列举的方法、过程和结果,看一看列举的方法是不是能够解决问题,查一查列举的过程有没有重复或遗漏,想一想列举的结果是不是符合实际情况。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