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饰和帽子”这一课时中所展示的内容,涵盖古今中外、各民族、各地区的帽子与头饰,风格各异,堪称典范。豪华如中国古代黄金皇冠,浮龙凸凤,做工精致华美;精美如中国戏剧中的头饰与花帽,绚丽的色彩、缤纷的造型,在舞台灯光下摇曳生姿;少数民族的头饰,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与风情,材质自然丰富,色彩真实强烈,一如他们的民族一样自由奔放;古代罗马的头盔则有强烈的功能特色,结构严谨,材质坚硬,整体风格结实硬朗,是集造型、功能、材质为一体的经典代表;而非洲土著的头饰和帽子,则以其特有的材质、夸张的造型语言给人带来异域风情的震撼……所有图片所传递给我们的语言,只有一个字“美”。——这与课题所传递的信息是一致的。美,才是美术课的本质,也是本课的第一个关键词。这一关键词决定了本的重点是欣赏、领悟、表现。
六年级孩子的思维正逐渐向抽象思维过渡与发展,他们不仅需要视觉的思维,也需要专业的知识来满足并促进他们理性思维的需要和发展。因此,徒有形式,缺少内涵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唤起他们情感的共鸣。他们已经不屑于简单的欣赏游戏和毫无个人特色的作品解释,通俗地讲,他们喜欢酷,喜欢帅,敢于表达自我,追求个性。能吸引他们的,唯有风格和特色。一个头饰一个风格,一顶帽子一种特色,不同的头饰和帽子,戴在头上,能给人带来不同精神、气质与心情。这种变幻的体验,无疑可以成为吸引学生的焦点。
六年级学生对于绘画写生练习,想象创作都有较为系统的训练,对头饰和帽子也很熟悉,这就需要教师提供充足的图片知识,让学生更深层次了解头饰和帽子的历史、造型、色彩以及各民族帽子的特点,创作个性化,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对于部分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这需要教师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敢于想象,交流,大胆表现,教师可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