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课题研究阶段总结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英语课题组 钱 丹 钱琳波 (执笔)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谋发展。”我们英语教研组全体教师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立为工作之重。在积极参与区教研室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的同时,于2012年12月积极申报武进区区级课题《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并于 2013年3月8日 批准立项。近3年来,英语教研组(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认真学习研究,并把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渗入了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不但提高了每位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意识,又提高了课堂教学能力与教学艺术,更提高了教师教科研能力。同时,课题研究中也促进了学生在英语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到了评价的激励性,享受了学习的成果,掌握了初步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研究过程中,重点抓好课题研究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理论学习,提高教研水平。
只有勤于学习才会乐于施教,只有勤于学习,我们才能真正教好书、育好人,也只有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质和理论水平,才能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每学期,结合本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相关的教育文件、教学理论,如《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及收集的相关的课题理论等。
在每个月教研组的业务学习中,我们把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究相结合,同事间彼此交流探讨和网上资源阅览相结合,不断提高英语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质。通过学习,大家明确了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增强了课程改革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明确课题研究的重点及把握研究的方向,为今后的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常规,规范教学行为。
教师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全组教师能认真领会《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稿)的精神,认真钻研教材,在教学中根据各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英语教学的特点,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表达的能力。同时,继续保持让学生在校内、校外都能够自觉的接触英语,培养他们对英语的热爱之情。严格教学常规,从而规范教学工作,特别在备课中,能严格按照学校的要求,做到清晰、规范,备过程、备方法、备教材、备学生,做到 “心中有本” 、“心中有生” 。
小学英语课堂学习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所表现出的兴趣态度和合作能力为主,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所学语言进行活动的情况。课堂评价中,倡导表扬和鼓励性的语言或小奖品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评价形式除了教师评价学生以外,还有学生之间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并随机进行家长评价及调查。
各个阶段的评价我们本着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注重了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正确的评价,给予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策略的充分依据,也为教师的教学及时提供反馈意见。
三、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师生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关系到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为此,组织教师积极学好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苦练教学基本功,从课堂教学的组织、方法的优化,情境的创设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同时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和市、区级英语教研活动,根据区教研室的统一要求下,我们组每位教师积极认真地提高自己英语的语音、语调,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语感,同时组织教师做到课前集体钻研教材、集体探讨教法、集体备课,课中认真听课、思考,课后认真讨论教学得失、回顾小结,互相听课、取长补短。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设英语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被动为主动,让这种英语的氛围感染他们,从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围绕“目标要准确,方法要得当,训练要落实”的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的提高。
每学期进行了英语教研活动与课题级研讨活动,薛晓云老师的课高效实在;黄晓丽老师的课设计精妙,内容丰富;钱丹老师的课注重情境,过程激励;钱琳波老师的课,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灵动、扎实、高效;马晓静老师的课活泼而有节奏……每位老师都展示了较高的专业素质,为大家提供了许多优秀的研讨内容。另外,在教研室领导和全体英语组老师的共同帮助下,钱丹老师赴江阴辅延中心小学参加了沿江七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通过一次次地磨课,一次次地改进,终于呈现了一堂成功的语篇教学课,灵动的教学设计、活泼的情境活动、巧妙的板书设计、恰当的评价方式、精致的教学课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展示了四年级“语篇教学”的教学研究成果,也获得了与会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四、抓好课题研究工作,促进英语组科研能力的发展
1.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教学效果。
“以科研促教改,以教改谋发展。”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英语水平,提高教学效果,课题组老师把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立为工作重点。每学期全体成员积极参与区教研室承担的省级课题《基于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并积极开展区级课题《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的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提高了每位教师参加教科研的意识,提高了教师教科研实验的能力。同时,课题研究中也促进了学生在英语各方面的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验到了评价的激励性,享受了学习的成果,掌握了初步的学习策略,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 围绕课题,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围绕课题计划安排,研究中心组成员积极进行实验课的探索,以此为研究平台对课题的相关评价表进行了学习、讨论、修改。成员中钱丹、顾婷婷、钱琳波、陈英、龚亚红、许映霞、黄晓丽、龚亚红、王雪萍、薛晓 云等 老师均完成了实验课的展示,获得了区教研员 刘丽华 老师的好评。另外 钱丹 老师在区教研室主持的省级课题来我校开展的研究活动中,进行了相关的实验课的展示,获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了共同商讨,进一步完善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表。区教研室 刘丽华 老师也为我们进行了理论及研究方面的指导,使我们获益良多,对课题的研究思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确研究方向。 全体 老师能积极参与评课,并结合相关理论及教学的实际,提出自己精辟的教学见解,并对课题的研究提出了很多研究方面的细节修改,显示出研究组成员们的主人翁意识,把课题研究当成了重点工作来开展。我们还结合课题研究,由钱琳波、 顾婷婷 老师结合课题研究成果,与雪堰中学开展了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教学研讨活动,深得雪堰中学领导、英语教研组同行的一致好评。(详见课题研讨活动一览表)
在区教研室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我们前二个学期在沿用省课题的课前预习评价表、课堂评价表、课后活动评价表及整体评价表的基础上,进行新表的改进与完善。使之更具学科特点,更具可操作性,更适切于小学英语教学,在课题组的反复研究讨论下,形成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评价表。主要从听、说、朗读、阅读、书写、写作等方面入手,形成初步的模式。(附修改后的课前预习评价表、课堂评价表、课后活动评价表及整体评价表)
3. 认真学习新课标,加强对教材的创造性研究,教学资源共享。
每学期我们把学习新课标学习与新教材的启用,将研究与实践的重点放在对三、四、五、六年级启用新教材的学习和教法实验上:根据教材的更新使用新编教材,都是第一次尝试。因此,自上而下,对启用年级的教学都在摸索的阶段。我们根据三年级新教材的特点、主要内容,将较难把握的内容筛选出来共同分析、比较,确定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并认真组织了前黄协作片的三年级教研活动,我校 陈英 老师与礼加的两位老师一起,以一个典型单元为例,就单元内容的课节划分,生难点的把握,语言目标的确定,任务的科学设计,以及练习题的编写和筛选,包括每课的预复习作业的安排进行了教学实验,重点研究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课后,大家通过探讨研究,交换不同的想法,彼此在争辩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分歧中启迪心智、激发灵感。
4. 积极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活动,课题组成员的课堂教学能力。
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课题组成员抱着“走出去,学进来”的目的,积极参加省市区级的各类培训观摩活动,并在活动中及时记录,深刻反思,检视自我,把优秀的经验带回学校,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水平。 钱丹 老师赴江阴辅延中心小学参加了沿江七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 钱琳波 老师获得武进区信息化教学能手评比二等奖。
五、紧扣课题研究,开展丰富多彩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围绕课题,我校尽力为学生创设展示自己英语能力的平台,以提升他们的成就感及学习兴趣。各年级英语教师充分利用每周二节兴趣活动课时间,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朗读与表演、写作等方面的能力。以区小学三至六年级英语故事表演等竞赛为培训重点,对学生进行层层选拔,并针对选手进行重点辅导,在辅导老师及全体选手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四年级组获得了区评比一等奖,五、六年级组均获区评比二等奖的好成绩。
在校级英语周活动中,由各年级英语老师灵活根据教学实际及活动要求,开展以年级为单位的英语竞赛活动,如三年级的书写比赛,四年级的朗读比赛及写话比赛,五年级的节日手抄报比赛,六年级的英语手抄报比赛。小竞赛为学生们提供了发展的平台,提升能力的空间,培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了运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六、在认真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积极自我反思,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在积极参与课题活动中,课题组成员非常重视自身教学能力及教学素质的提高,平时认真进行自我反思,教学博客质量较高,并积极撰写教科研论文。 钱丹 老师撰写的《积分评价促改进,过程引领乐成长》发表于《现代阅读》2012年9月刊、《CAI,创设情境的个中高手》发表于《中小学电教》2012年11月刊、、 钱琳波 老师撰写的《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许映霞 老师撰写的《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 薛晓云 老师撰写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研究》、 顾婷婷 老师撰写的《浅小学英语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等8篇论文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有另10篇论文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上分获省、区一、二、三等奖。(详见课题组成员论文发表、获奖一览表)
总之,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通过近三年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附:
雪堰中心小学英语课题研讨活动一览表
序 |
时间 |
授课者 |
地点 |
活动主题或研究专题 |
课堂教学内容 |
1 |
2012.09.27 |
龚亚红 |
六(1)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6A Unit3 It was there. |
2 |
2012.10.24 |
许映霞 |
五(7)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A Unit4 Halloween |
3 |
2012.11.07 |
顾婷婷 |
五(3)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A Unit6 Doing housework |
4 |
2012.11.07 |
钱 丹 |
四(5)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4A Unit7 It’s late. |
18 |
2012.11.21 |
陈英 |
英语情境室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三上Unit6 Colours |
5 |
2012.12.05 |
钱 丹 |
四(5)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4A Unit9 What’s the matter? |
6 |
2013.04.10 |
黄晓丽 |
六(6)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
7 |
2013.05.12 |
顾婷婷 |
五(3)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B U8 At the weekends |
8 |
2013.05.20 |
钱 丹 |
英语情境室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4B Unit9 Breakfast |
9 |
2013.06.06 |
马晓静 |
三(3)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3B Unit7 On the farm |
10 |
2013.11.21 |
王雪萍 |
三(4)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3A Unit7 Would you like a pie? |
11 |
2013.11.21 |
黄晓丽 |
四(5)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4A Unit7 How much? |
12 |
2013.11.21 |
薛晓云 |
五(3)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A Unit 8 A camping trip |
13 |
2013.11.21 |
许映霞 |
六(5)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6A Unit7 At Christmas |
14 |
2014.04.03 |
钱琳波 |
英语情境室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4B Unit5 Seasons |
15 |
2014.04.03 |
顾婷婷 |
英语情境室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6B Unit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 |
16 |
2014.10.13 |
陈 英 |
五(4)班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5上 Unit3 Our animal friends |
17 |
2014.11.14 |
钱琳波 |
多媒体教室 |
“构建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
3上 Unit5 Look at me |
雪堰中心小学课题组成员评优课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评优课 |
组织单位 |
获奖等次 |
获奖时间 |
1 |
钱琳波 |
雪堰中心小学 |
区信息化教学能手比赛 |
区教育局 |
二等 奖 |
2012.10 |
雪堰中心小学英语课题组成员发表文章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时间) |
1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浅析小学英语教学中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
《才智》2012.12 |
2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小学英语课程评价改革的设想》 |
《考试与评价》2013.11 |
3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积分评价促改进,过程引领乐成长》 |
《现代阅读》2012.09 |
4 |
许映霞 |
雪堰中心小学 |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 |
《吉林教育》2013.10 |
5 |
顾婷婷 |
雪堰中心小学 |
《小学英语教学中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
《才智》2012.12 |
6 |
薛晓云 |
雪堰中心小学 |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机制的构建研究》 |
《吉林教育》2013.10 |
7 |
钱琳波 |
雪堰中心小学 |
《运用过程性评价促进教学》 |
《小学科学》2014.12 |
8 |
钱琳波 |
雪堰中心小学 |
《注重教学过程性评价为学生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
《小学科学》2015.3 |
雪堰中心小学课题组成员获奖文章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论文题目 |
组织单位 |
获奖等次 |
获奖时间 |
1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体现过程性评价的“积分制”》 |
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2.12 |
2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高效英语学习的有力推手——过程性评价》 |
省教育科学研究学院 |
“师陶杯”三等奖 |
2013.11 |
3 |
钱 丹 |
雪堰中心小学 |
让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更适用于师生 |
区教育学会 |
三等奖 |
2013.12 |
4 |
许映霞 |
雪堰中心小学 |
《回归教学本源 优化小学英语过程性评价》 |
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3.12 |
5 |
陈英 |
雪堰中心小学 |
《小学英语学习发展性评价实施之探讨》 |
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3.12 |
6 |
王雪萍 |
雪堰中心小学 |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彰显教程性评价的魅力》 |
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3.12 |
7 |
顾婷婷 |
雪堰中心小学 |
《初探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发展性评价》 |
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3.12 |
8 |
龚亚红 |
雪堰中心小学 |
《小学英语口语评价的实践与探索》 |
区教育学会 |
二等奖 |
2013.12 |
9 |
黄晓丽 |
雪堰中心小学 |
《过程性评价穿行在“角色扮演”中》 |
区教育学会 |
一等奖 |
2013.12 |
10 |
钱琳波 |
雪堰中心小学 |
关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性评价全面促进师生专业素养共赢 |
区教育学会 |
三等奖 |
2014.12 |
附修改后的评价表:
组织开展英语课前学习(预习)活动观察评价表
姓 名 |
|
班 级 |
|
时间 |
| ||||||
课 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1.预习活动的目标恰当、具体、明确。 |
15 |
|
| ||||||||
2. 预习任务或课前学习活动数量、难度恰当。 |
15 |
| |||||||||
3. 预习活动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 |
15 |
| |||||||||
4. 督促学生开展预习,并注意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
15 |
|
| ||||||||
5. 及时组织交流,予以评点。 |
15 |
| |||||||||
6. 善于发挥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 |
15 |
| |||||||||
7. 在预习的设计和组织上有具体亮点和特色。 |
10 |
| |||||||||
总体评价 |
|
得 分 |
| ||||||||
等 第 |
| ||||||||||
观察评价人 |
| ||||||||||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表
姓 名 |
|
班 级 |
|
时间 |
|
| |||||||
课 题 |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
目 标 与 内 容 20 |
1.符合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本要求,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多元化能体现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
10 |
|
| |||||||||
2.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
5 |
| |||||||||||
3.选择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
5 |
| |||||||||||
过 程 与 方 法 60 |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
5 |
|
| |||||||||
2.指导学生朗读方式多样,注重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 |
5 |
| |||||||||||
3.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习惯,注意指导学生回答问题流利,内容表述正确、达意。 |
5 |
| |||||||||||
4、注重学生对话交际策略的培养,指导学生活用语言,语意连贯,内容丰富,有一定的想象力。 |
5 |
| |||||||||||
5.教学环节顺畅,具有逻辑性和递进性,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语言思维。 |
10 |
| |||||||||||
6.课堂节奏把握到位,能创设有效情境,辅助学生学习语言。 |
5 |
| |||||||||||
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相应的发展。 |
5 |
| |||||||||||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运用合理,操作规范熟练。 |
5 |
| |||||||||||
7.正确把握学科知识、思想和方法,重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
5 |
| |||||||||||
8.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实践活动提供有意义的示范、帮助和方法指导。 |
5 |
| |||||||||||
9.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上有具体亮点和特色。 |
5 |
| |||||||||||
管 理 与 评 价 20 |
1.关注全体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行为,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
5 |
|
| |||||||||
2.营造开放、合作、活泼的学习氛围,善于激励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发言交流。 |
5 |
| |||||||||||
3.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时予以指导性评价。 |
5 |
| |||||||||||
4.及时组织学生总结反思。 |
5 |
| |||||||||||
总体评价 |
|
得分 |
| ||||||||||
等第 |
| ||||||||||||
观察评价人 |
|
| |||||||||||
组织开展英语课后语言实践活动观察评价表
姓 名 |
|
班 级 |
|
时间 |
| |||||||
课 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作业设计 30 |
1. 作业练习的数量恰当。 |
10 |
|
| ||||||||
2.注意作业练习的系统性、层次性。基于差异教学的需要设计一定的选择性作业。 |
10 |
| ||||||||||
3.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练习,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安排具有一定实践性、拓展性的作业。 |
10 |
| ||||||||||
作业批改 30 |
1.认真批阅每一次每一位学生的作业。 |
5 |
|
| ||||||||
2.关注学生作业练习的态度、规范和思维过程,善于发现亮点和问题。 |
5 |
| ||||||||||
3.以作批注、写评语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练习进行评点,予以激励和指导。 |
10 |
| ||||||||||
4.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以面批等方式予以个别指导。 |
10 |
| ||||||||||
作业评析 40 |
1.对学生的作业练习及时予以校对和评析,结合练习评析进一步复习知识,指导方法。 |
5 |
|
| ||||||||
2.组织和指导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对作业练习进行总结经验和整理订正。 |
5 |
| ||||||||||
3.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布置适当的跟踪训练、拓展训练。 |
10 |
| ||||||||||
4.对作业练习的设计、批改、评析,以及学生练习情况等进行整体总结反思。 |
10 |
| ||||||||||
5. 在课后学习活动的设计、组织上有特色。 |
10 |
| ||||||||||
总体评价 |
|
得分 |
| |||||||||
等第 |
| |||||||||||
观察评价人 |
| |||||||||||
雪堰中心小学英语教学过程观察评价表
姓 名 |
|
班 级 |
|
时 间 |
| |||||||
课 题 |
| |||||||||||
评 价 内 容 |
评分 |
分析点评 | ||||||||||
目标内容 20 |
1.教学目标恰当、具体、明确,体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符合学生认知基础。 |
5 |
|
| ||||||||
2.教学内容思路清晰,分析准确,难易适度,重点突出,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性学习与拓展性学习安排恰当。 |
5 |
| ||||||||||
3.依据目标,围绕内容,课前学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整体设计,协调安排。 |
5 |
| ||||||||||
4.选择有意义的教学资源,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 |
5 |
| ||||||||||
课前学习 15 |
1. 设计布置紧扣目标、形式活泼、数量和难度恰当的预习任务或课前学习活动。 |
5 |
|
| ||||||||
2. 督促、指导学生开展预习,并及时给予相应的帮助指导。 |
5 |
| ||||||||||
3. 善于发挥预习对课堂教学的支持作用。 |
5 |
| ||||||||||
课堂教学45 |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结构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
10 |
|
| ||||||||
2.精心设计和灵活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且有意义的自主学习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思考。 |
10 |
| ||||||||||
3.为学生的学习、探究、实践活动提供有意义的示范、帮助和方法指导。 |
10 |
| ||||||||||
4.善于引领学生总结规律、归纳方法,及时指导学生总结经验、质疑提问。 |
5 |
| ||||||||||
5.现代技术手段设计应用适时适度,运用合理,操作规范熟练。 |
5 |
| ||||||||||
6.教材处理、教学方法上有具体亮点和特色。 |
5 |
| ||||||||||
课后学习20 |
1.精心设计作业练习(涵盖听说读写各个方面的活动),作为教学的补充与延续。 |
10 |
|
| ||||||||
2.认真详细批改作业,方式多样,且具有指导性。 |
5 |
| ||||||||||
3.以恰当的方式及时总结和评析作业练习,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
5
|
| ||||||||||
总体评价 |
|
得 分 |
| |||||||||
等 第 |
| |||||||||||
观察评价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