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写字教育)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3-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写字教育)工作计划  

2012.9-2013.2  

书法是我国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又是我国最珍贵的一种艺术。中国书法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它以灵动的线条,书写了历史,创造了艺术、修练了身心,有“东方艺术之冠”的美称,故而为人们所珍爱。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精神生活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愈发重视自身文化的修养,而一个人的字写得好坏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品行的修养与素质。鉴于这样的理念,我校以国家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书法教学的若干意见》,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和《常州市书法特色学校评估标准》为指导,以书法教学为本校的拓展型课程,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水平,弘扬优秀的民族精神。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书法教育工作,推进书法教育的全面实施,我校已经正式向常州市教育局体卫艺处申报常州市书法实验学校。  

(一)、工作目标  

全校教师重视学校书法特色建设并努力提升书法综合水平,培养一批学有所长的教师,优秀书法指导老师争取成为区级以上书协会员,发挥其骨干示范的作用。学生练书法学做人,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较好的写字技能,营造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养成“静心、专心、用心”的学习习惯,培养“端端正正写字,踏踏实实做人”的雪小学子,在各级比赛中展示自我,推荐自我。形成一套特色创建的宝贵资源、特色资源,在学校其他科目中乃至同类学校中能推广、借鉴、参考。  

(二)、具体措施:  

1、努力营造良好的写字特色氛围,领导重视,教师努力,学生喜爱。  

学校成立书法特色研究领导组,以不断提高骨干教师的书法理论和书写水平为目的,同时定期研讨学校特色发展方向,组织开展学校各种书法活动,并负责全镇教师的书法培训工作。  

开展书法之星、书法等级的评比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认真上好25分钟天天练写字指导课,努力提高整班学生的写字质量,同时也要做好写字质量的培优和补差工作,争取出好苗子,多出苗子。重视起始年级的写字教学,重“两姿”,重习惯的培养。  

校级领导天天进行写字姿势的督察,成绩列入班级常规管理考核。各年级选拔优秀苗子参加写字课外活动小组,由写字骨干教师或专职教师承担指导任务,形成梯队。在字体上亦可适当分流,培养有个性的书法壮苗。  

开展全校整班写字比赛、制作书法小报、大型书法比武等。  

营造好浓厚的写字特色氛围,给全体教师和学生充分的施展才能的机会。我们将举办师生作品展、书法小擂台评比等,同时及时更换学校镜框内的书法作品。  

2、以学校特色为重点构建校园文化。  

营造浓厚的书法文化氛围,发挥校园内一切宣传工具(广播、电视、网络、走廊)及一切活动为载体(包括旅游,可与碑帖欣赏相结合,在现代社会最新发展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染。也可运用网络、图片等开展“书法之旅”)。  

校园环境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经典水准。用书法作品来布置校园,作品的内容要多加推敲,要在内容上下悉心选择,每次内容都要如此,要体现水平,体现高雅的风范。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体现特色文化,使全体师生在校园的每一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  

3、学校特色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我们的理念不能只停留在“写字”教学上,要努力追寻探索“书法”教学,每个语 文 老师都要把语文教学和书法教学结合起来,我们可以让学生从研究书法的变迁、书法家的成长等入手,引导学生收集书法及与书法相关的知识,收集书法家的故事,了解书法家的成长经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把收集到的资料结合本校实际和自己的认识过程汇编成校本教材,还可以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制作成网页对外进行宣传。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滋养了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了艺术欣赏力,最终可以提高学生书法的品位。  

4、学校特色向家庭、社会延伸。  

   我校一直重视写字教学,“踏踏实实写字,端端正正做人”的宗旨已深入人心,写字教学的效果也比较明显,由此带来的正面影响为学校赢得了声誉,打响了知名度,同时也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我们将继续倡导书法教学,通过家长会、学校艺术节等活动,评比“书香家庭”、“墨香家庭”,让学校特色走向千家万户。同时尽可能地提供一切机会,让全体教师、学生参加一切有意的书法交流、书法比赛活动,走出校园,开阔眼界,提升书法修养,从而培养“有知识、有修养、有品位”的一代雪小新人。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