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十六~二十单元)
发布时间:2014-06-2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第十六单元 大爱无边  

教学内容: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经典养德 诗书怡情》P8389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2、深入学习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用行动关爱社会、关爱校园、关爱他人,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振兴民族的责任感,培养良好思想道德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爱是世上永恒的主题,爱是世间最美丽的词语。因为有了爱,人间才充满了温暖;因为有了爱,世界才变得更美丽。心中充满爱,我们才学会了感动;因为学会了感动,我们才会有一颗感恩的心。师板课题《大爱无边》。  

2、回忆生活中有哪些事让你感动?  

二、学习诗文《感恩的心》、《大爱无言》、《笑》  

1、自由朗读诗文《感恩的心》,想一想: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  

2、听音乐,谈感受。  

3、理解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内容。  

4、齐读第八章内容。  

5、小组学习冰心的《笑》,说说文中的“三个笑容”指的是哪三个笑容?有什么相同之处?你从短文中读懂了什么?  

6、全班交流。男女生分段落朗读《笑》。  

四、学习《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1、自由读这些颁奖词。  

2、说说你对这些人物的了解。  

3、看一段孟佩杰的视频。  

4、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颁奖词读读背背。  

五、总结全课,诵读展示。(配乐)  

六、作业:背诵喜欢的诗句、段落、诗文  

第十七单元 书法  

教学内容: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经典养德 诗书怡情》P90108  

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认识文房四宝。  

2、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要领,能创作一幅书法作品。  

3、了解一些书法家的故事,学习他们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中国古代文人写字作画,离不开四样东西。请学生猜一猜是那四样东西。  

2、出示文房四宝的图片,谈谈对它们的了解。  

二、学习《文房四宝》  

1、认识砚,了解砚的历史和种类。  

2、它有什么用?怎样用呢?请一同学上台来研墨。在砚台里滴上一点清水,用墨来回地研磨,清水会变成黑黑的墨汁。  

3、怎样选择砚呢?读P98,学生说一说。  

4、还有哪些和它是好朋友?说说毛笔的历史、宣纸的由来。  

5、出示实物,比较羊毫、狼毫的区别,比较松烟墨和油烟墨的区别。学生讨论谈感受。  

6、教师小结。  

三、学习《书写要领》  

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3、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  

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  

2)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3)教师边书写边讲解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4)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4、讲述书法家的故事《由拙变巧的文征明》、《爱好收藏的董其昌》  

5、请学生讲一讲自己知道的书法家的故事。  

四、写一张书法作品  

1、说说写一张书法作品要注意些什么?归纳出四条。  

2、什么叫预留天地边,怎样画界格?  

3、练写一张书法作品,师从旁指导。  

4、学生书法作品展示。  

五、总结  

第十八单元 日出日落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海上日出》,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观日出》《日出》《日落》。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想想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上日出的?引导学生讨论各自然段内容并归纳。  

三、选取你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地方,画出不懂的句子。  

 1.想想,平时读书时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样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点词语再理解难句。2 查阅资料理解难句。3 结合时代背景理解难句。4 .通过多读展开想像理解难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的方法来理解句子。指名读课后练习2 (默读课文,说说作者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种景象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小组先讨论学习,拿出自学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2.重点理解:  

 (1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为什么觉得太阳像负着重担?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请你联系生活中见到的日出情景再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是写太阳由露头儿至跳出海面的上升过程。是动态的。此时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动,所以使作者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2这不是伟大的奇观么?先指名说奇观的意思,再说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伟大、雄伟美丽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陈述句读一读,再想想反问句在这里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4.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课文中难句的。(1.在难句的上下文,有对这个句子进行解释说明或提示的文字,读了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这个句子;也可以根据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断出难句的意思。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难句,就是联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过联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导朗读  

  了解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想像一下作者看到太阳跃出海面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呢?(欣喜)我们该怎样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五、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观日出》《日出》《日落》  

六、拓展升华      

好文章是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完成的,希望大家今后留心观察,勤于练笔,描写出美丽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第十九单元 珍爱生命  

教学目标。  

1、重点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积极、乐观与不屈,树立起乐观坚强的人生观,从而珍爱生命,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抉择》。  

教学过程:  

一、节选部分阅读说明  

1、《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原文七千多字,篇幅较长,课文节选,是不得已而为之。原文起始部分删节较多,其中有些精彩描写,作者以自已特殊方式感觉世界,常人难以想象,其他文学作品也难以见到。如果我们预先阅读《读本》上的那一部分节选,再结合课文节选,会更好更全面地理解体会文章。  

2、课文写得生动流畅,寓意明显,没有费琢磨的字词句和费解的意象、意境,自学时要以通读默读为主,重在体会作者的感情。  

3、朗读时要重点朗读、品味精彩警句,领会作者与残疾作斗争中表现出来的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  

二、关于作者  

海伦·凯勒,美国盲聋女作家、教育家。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七岁时,安妮·沙利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相处达50年。在沙利文帮助之下,进入大学学习,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我生命的故事》,讲述她如何战胜病残,给成千上万的残疾人和正常人带来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又写了许多文字和几部自传性小说,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后来凯勒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聋哑人筹集资金。二战期间,又访问多所医院,慰问失明士兵,她的精神受人们崇敬。1964年被授于美国公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  

清楚地认识海伦·凯勒以盲聋之驱,创造了那么多辉煌的业绩,足以为世人瞩目,为世人景仰,从而更深地体会作者那伟大崇高的精神,而这些坚韧不拔、自我超脱、追求美和崇高的精神,恰恰是我们走向未来需要的精神。  

三、理清作者想象的内容,并体会思想感情:  

四、丰富的想象,朴素的语言。  

全文都是想象出来的,活动是虚构的。全凭触觉感知世界的作者,对活生生的感性世界了解很少,但作者偏是虚构她不能看到或听到的那些场景和事情。没有丰富的想象是做不到的,没有内心世界的美好善良,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和那些崇高伟大的精神,更是难以做到的。从想象中,我们更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七、继续有感情地朗读《热爱生命》《生命的意义》《抉择》。  

六、拓展升华      

只要我们珍爱生命,我们就可以得到我们所想要的东西。只要我们不荒废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生命对我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生命也是长久的。我们在有限的生活里,我们有很多的不如意,但这也算我们在生命里的一个挫折吧,挫折只会教导我们,不会让我们在朦胧的生命里迷失方向。我们要从乐观的角度上去看每一个问题。挫折与痛苦只会引导我们走向光明之路。热爱生命吧,生命如时间,一转眼就没了,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热爱生活和学习!  

   

第二十单元  人生哲理  

                            

一、教材解读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人生的哲理。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积累语言。  

2、理解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联系生活实际,获得人生的启发。  

三、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材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哲理,活的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增强语感  

教学过程:   

(一)、学习《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2、诗歌解析,以整体把握诗歌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①  

莫言②下岭便无难,  

赚得③行人空喜欢④。  

正入万山圈子里,  

一山放过一山拦⑤。  

注释编辑  

①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  

②莫言:不要说。  

③赚得:骗得。  

④空喜欢:白白的喜欢。  

⑤拦:阻拦,阻挡。  

3、品味鉴赏,具体分析诗歌    

不要说下山岭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空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崇山峻岭的圈子里以后,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便会将你阻挡。   

4、人生道理  

人们总说上山难下山易,却不知下山途中还要翻过无数座山。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描写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5、齐声朗诵诗文。  

(二)、学习《瞎子点灯》   

1、谈话导入  

1)、从你记事的时候起,你听过的故事有很多,你对哪个故事的印象最深?说说为什么?(学生交流)  

2)、说到谚语,你会想起哪些影响深刻的谚语?(学生交流,并出示有关谚语,学生齐读)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瞎子点灯”的故事(板书)  

2、初读故事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划出你最意义的句子,想一想: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体会。(先自读,再小组交流)  

3、再读故事  

1)、学生交流  

2)、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相机进行指导。  

(三)、自主学习《给自己点灯》和《快乐是一种美德》  

(四)、自己收集有关人生哲理的故事。先回家尝试演讲,讲给家人听。再回校讲给同学听。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