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五年级校本教材教学设计(十一~十五单元)
发布时间:2014-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第十一单元   春之颂  

教学内容: 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校本教材《美文诵读》P51——56   

教学目的: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熟读成诵奠定基础。  

2、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  

3、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春  读题,看到春,你会想到哪些词语?又想到哪些诗句?  

(学生交流,并出示有关的词语和诗句,学生齐读)  

2、今天,我们一起诵读有关描写春天的诗文:春之颂(板书)  

二、初读诗文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朗读诗文,划出你最喜欢的诗句,想一想:你从诗句中感受到了什么?说说自己的体会。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熟读成诵。(先自读,再小组交流)  

三、再读诗文  

1、学生交流  

2、个人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相结合。  

3、相机进行指导朗读。  

四、这么美的文字想不想背下来呢?学生选择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自由背诵。  

五、指名背诵  

六、总结全课,诵读展示。(配乐)  

七、听歌曲《春天在哪里》  

八、作业:  

背诵喜欢的诗句、段落、诗文  

板书设计:  

春之颂   喜爱、赞美  

 

    第十二单元  长江 黄河  

.  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黄河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  

2、体会作者对长江黄河的热爱、依恋之情,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 教学过程:  

.聊长江、黄河,激发情趣。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中华儿女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二条大河“长江、黄河”的风采。  

2.交流长江黄河的知识点  

长江知识点:源头:青海省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 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 6380km 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 (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 (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 分别是:(指着地图) 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黄河知识点:黄河,中国北部大河,全长约 5464公里 ,流域面积约752443平方公里。世界第五大长河,中国第二长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约古宗列盆地玛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  

3、老师这儿有一幅地图,谁能来指给大家看看吗?  

(点击地图,画对长江、黄河的走势图)  

二、导入《长江之歌》  

1、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我们先来学习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板书:长江之歌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  

(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3、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  

.听录音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检查生字词(同桌相互讨论提出理解与不理解的生字词)  

注意读音:哺bǔ 涤dí 埃āi 灌ɡuàn 溉ɡài  

2.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  

(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  母亲的情怀  

2.鼓励大家仿读(正确、流利、感情),  

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评价后再赛一次。  

三、 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篇课文, 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再一次来赞美长江,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配音朗诵)  

1、说说读了这首诗你最想了解什么。  

2、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诵读《长江》《将进酒》、《啊,黄河》《登高》,继续感受长江、黄河的壮美。  

六、以小组为单位,赛读这一单元的几首诗歌,评出最佳小组进行奖励。  

七、总结全文  

   

     第十三单元    可爱的人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文章,了解人性美。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3、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段落,边读边体会人民的高尚品德,进而将这种好品格融入自己的生活中来。  

教学过程:  

一、学习《梨花满咸阳》  

1、分角色试着读一读,体会人物的心理和不同的语气。  

2、指生读,谈体会。  

3、配乐品读。  

4、如果说作者第一次去,领略了咸阳梨子的香飘十里,那么作者第二次去最难忘的就是那美丽的梨花。最后,就让我们将镜头定格在这纯净、洁白的梨花下。5、有感情地练读描写梨花的部分。  

6、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像。  

7、配乐读。  

二、学习《好男儿要当兵》  

1、范读课文。   

2、认真聆听,自由朗读课文。  

3、个别朗读、小组朗读、全班齐读。  

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全诗的内容。  

5、全班齐诵。  

三、自主学习《峨眉山背夫》和《挑山工》  

     

   

   

                                          第十四单元    走近李白  

知识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李白,走近李白人生,走近李白心路,走近李白独特个性。培养阅读兴趣,拓展阅读面。  

情感目标:激起学生对诗的喜爱之情,体会李白豪放、烂漫而又孤独的情感。  

能力目标:以小组学习方式展开活动,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探究意识,同时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运用美术、音乐等多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无数文学俊杰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绚丽多彩的篇章。说到古诗,不能不提李白,因为李白是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大诗人,在中国诗歌的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堪称中国诗坛第一人。今天我们走近李白,欣赏他的部分诗词。  

(二)各小组上台亮相。  

1、孤独的李白。(孤独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醉酒的李白。(醉酒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3、明月下的李白。(明月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山水中的李白。(山水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我眼中的李白。(评价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6、坎坷路上的李白。(生平组)——“蜀道之难,难于上晴天。”  

7、诗情画意的李白。(画画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8、高歌吟诵李白诗。(诵读组)  

 《行路难》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送友人》 《赠孟浩然》  

三、研究李白的诗词。  

学生交流:  

1、李白的诗反映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给人以大气磅礴之势,但李白又注定成不了政治家,因为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求仙饮酒、浮生若梦,及时行乐等消极情绪在诗中也经常流露,所谓“一花一草一世界”,若在当代他便是具有“小资情调”的寻梦者了。  

2、欣赏李白的诗,我们还会发现他继承了屈原的浪漫,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与发泄之感,他汲取了远古以来优秀诗人的技巧,学习了民歌通俗易懂的地方语言,更重要的是李白的聪明革新与创造,使其诗具有气势磅礴、想象力丰富、长于夸张、语言明快生动的艺术特色。  

3、“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是酒中的孤独,是一种借酒浇愁,因为怀才不遇就会盼望有一个美好的意境,希望在酒醒梦去的时候,在自家花园的林荫间,鸟儿在鸣叫,春风在细语。但所谓“借酒浇愁愁上愁”,李白的诗,表面看是自得其乐,但背面却是磅礴大气里带有无限的凄凉。  

河,自称“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了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其中,《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都是无与伦比的绝唱。  

四,齐诵书上的五首古诗。  

五、结束语  

这就是李白的高傲狂放,这就是李白的极度夸张,所以有人说李白身上有“仙气”“侠气”。怀才不遇、曲高和寡而产生的孤独感一直伴随着李白一生。在这次活动中,老师重新认识了团结协作、多才多艺的同学们。下次,让我们一起走近更多的诗人!  

      

   

   第十五单元  地球家园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心自己生活的环境,明确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2、提高学生诗歌的朗诵及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公德,使他们自觉地用小行动来保护大地球。  

教学过程:  

一、学习《热爱地球妈妈》  

1、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优美的风景画(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看,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神奇、美丽的星球——地球。人类常常把它亲切地唤作地球妈妈,地球妈妈他有许许多多的儿女,看吧,有草地、青山、绿水、蓝天,多么美丽啊!  

但是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环保意识的薄弱,我们美丽的地球妈妈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同时也危害着人类自己……  

2、播放地球生态环境正遭破坏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强烈的感官冲击,使心灵受到震动。  

(师:同学们你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现象呢?)  

(生:沙尘暴现象、机动车的尾气排放、绿地被破坏、酸雨、污水乱排放、生活垃圾……环境污染)  

从刚才同学们描述来看,我们的地球正遭受着非常严重的污染。老师这儿有一首诗,请同学们来朗读一下。读完 后告诉 老师诗中反复强调了什么?  

生:保护地球妈妈  

3、初听歌曲:《热爱地球妈妈》  

4、配乐朗诵诗歌。  

二、学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1、自由朗读散文。  

2、交流不理解的地方。  

3、分小组朗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更生动。  

4、全班配乐朗读。  

三、自主学习剩下的几首诗歌。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