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向着明亮那方》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四首诗歌。
2、初步了解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学生情感
1、出示金子美铃的图片,说说她是谁?
2、金子美铃是日本的童谣诗人,她在诗中用儿童最自然的状态体验和感受世界。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关于金子美铃童谣诗中的其中五首诗。
二、领略诗中的风采
(一)、向着明亮那方
1、出示《向着明亮那方》,师范读。
过渡:其实想读好这首诗,只要你搞明白了“明亮那方”、“小草”、“飞虫”分别是什么意思,然后自己多练习几遍,就一定能读好。
2、那我们来看看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
“明亮那方”是指奋斗目标,有美好的理想。
“小草”、“飞虫”指我们。
3、学生自由读诗(尽量把字音读正确、读通顺)。同桌互读。指名读。
4、这首诗歌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要有理想,要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这也是一种幸福。)
过渡:顽强的小草,执着追求的飞虫,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孩子们,他们令我们敬佩,令我们感动,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读读这首诗歌。
5、快看看你的周围,阳光下还有哪些生命在努力向着明亮的方向。
6、请大家带着对这首诗的体会,齐读一遍。
(二)、我和小鸟还有铃铛
1、播放小鸟和铃铛的声音,问你听到了什么?这是哪首诗里面的?
2、出示《我和小鸟还有铃铛》,自由读。
3、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4、读了那么久,这首诗说什么呀?(大家各有所长)。
5、带着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加上动作一起读。
(三)、《全都喜欢上》
1、师伴着“爱的喜悦”的音乐,范读。
2、各种形式读。
3、我明明不喜欢葱、西红柿、鱼,还有医生和乌鸦,为什么却说,要“一样不剩地喜欢上”呢?
4、本首小诗就是告诉我们“世界的一切,都是上天创造的。”我们要珍爱世上所有的一切,无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都有存在的必要。
5、齐读。
(四)、《奇怪的事》
自由读诗歌几遍。
(五)、《千屈菜》
慢慢读几遍,说说你心里有一种什么感觉?
三、情感升华,怡情
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第二单元:春的符号
教学目标:
1、读读有关春天的诗歌,感受春天的美好。
2、尝试创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细读《风儿在哪里》
1、介绍:老师这儿有一首诗歌说的春天的风儿,你们听。
2、老师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一遍,提问:你们听见诗歌里的风儿在那里?
3、展示课件诗歌情景图,引导孩子欣赏诗歌,提问:你们听见诗歌里的风儿在哪里。谁告诉你的?它怎么说的?
4、体会诗歌里的情趣:“为什么说风儿和风车、风铃、彩旗是在一起的好朋友?”“为什么说风筝和风儿在一起玩耍?”“从哪里知道风已经来到我的身旁?”
5、看图完整讲述诗歌。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替代诗歌里的风车、、风铃、彩旗、风筝?
7、 创编诗歌。请学生想一个和风很要好的东西,画在小纸片上,再来说一句好听的诗歌。
8、请一个小小组的学生一起交流,把四个学生的话组合在一起,成为一首好听的诗歌。
二、略读其他的诗歌。
1、学习第一首《春风》
(1)自由读。
(2)男女生赛读。
2、学习第二首《春风》
(1)自由读。
(2)男女生接读。
3、学习第一首《春雨》
(1)自由读。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4、学习第二首《春雨》
(1)自由读。
(2)找出比喻句、拟人句,和同桌一起读读背背。
三、总结
春姑娘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惊喜。用你们的一双慧眼,去发现更多更美的景物吧!
第三单元《家乡文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有关资料。
2、能够理解家乡文化。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
教学重点:熟练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每个故事的由来。
教学过程:
一、学习《雪堰桥的由来》
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2、学生自由说:说说雪堰桥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二、学习《文成桥》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说说文成桥的由来。
三、学习《目莲救母送乌饭》
1、学生开火车读故事。
2、讨论:现在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吃乌饭了吗?
四、学习《弯弓射箭符》
1、默读故事。
2、讨论:为什么到了大年夜,雪堰桥每家每户要贴“弯弓射箭”的符纸?
五、学习《姜丫头刑场狠咬娘奶头》
1、师讲述故事。
2、讨论:(1)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
(2)姜丫头为什么会成为一个无恶不作的坏人?
(3)姜丫头为什么在临死之前要咬娘的奶头?
(4)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第四单元:写给妈妈
教学目标:
1、 学会感受母爱。
2、 能背诵诗歌。
活动过程:
一、 视频导入
1、 播放母爱视频,说一说视频里的母亲做了哪些事情?
2、 母爱是伟大的,母爱也是平凡的,平凡到每时每刻、每个地方都存在着母爱,我们刚刚欣赏了关于母爱的视频。那么,在诗歌中,有母爱吗?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二、 学习诗歌《妈妈你笑了》
1、 学生自由读诗歌,想一想“妈妈的笑”像什么?
2、 学生回答,像葵花、像荷花、像一朵烛光,它们在夏日的阳光里各自变得怎么样呢?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3、 母爱是灿烂的,母爱是热烈的,母爱是无私的,让我们沐浴着母爱的光芒,齐声朗读这首诗歌。
三、 学习诗歌《两颗黑色的太阳》
1、 过度: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母爱的无私,再让我们幼小的心灵感受一下母爱的炽热怎么样?
2、 自由读诗歌,同桌讨论“哪里可以看出母爱是炽热的?”
3、 作者说“妈妈的目光,就是黑色的太阳放射出的慈祥?”这样写好吗?好在哪?
4、 让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歌读一遍,感受一下母爱的炽热和慈祥。
四、 学习诗歌《写给妈妈的信》
1、 这篇诗歌写了哪几种动物?
2、 在作者的笔下,妈妈为我做了哪些事情呢?
3、 最后,妈妈同意我出去展翅翱翔了吗?为什么?
五、 自学诗歌《妈妈》
六、 总结
1、我们已经感受了那么多的母爱,那么母爱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学生写在白纸上,分组讨论。
2、母爱不仅出现在视频里,不仅出现在诗歌里,更出现在任何地方,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母爱吧!
第五单元《清明时节雨纷纷》教案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能初步理解古诗所表达的基本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 正月初一 )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二、学习古诗《元日》
1、初读古诗
(1)学生自读,要求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幻灯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边听边注意什么地方停顿,并标一标。
(5)古诗朗读欣赏学生配乐跟读。
(6)再读古诗,读出停顿和节奏。
(7)多种形式练习朗读。
2、理解古诗,齐读译文。
3、诵读古诗 自由读、指名读、评议、男女生读、齐读
4、谁已经能背了?(指名背诵)
三、学习古诗《清明》
1、自由读古诗。
2、指名读古诗。
3、集体读古诗。
4、简单理解诗意,齐读译文。
5、试背古诗。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首古诗,都是关于节日方面的,书中还有三首描写节日的古诗,请大家课后认真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