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雪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发布时间:2013-09-23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雪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设置方案  

                                               2013.9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的决策权力逐级下放,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我国课程改革领域内的一个重要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行)》明确规定:“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由此可见,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将是课程改革的焦点和亮点,学校和教师肩负着课程开发的责任。  

一、校本课程设置思路  

根据“雪堰中心小学三年主动发展规划”要求,学校坚持“良工有道 大化其南”的办学理念,以“勤朴”为校训,注重“怡情教育”校园文化办学特色,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全面实施“课程兴校”,是主动发展规划工作的重中之重,学校将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基于“怡情教育”的办学特色文化,结合衔接教育特色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构建系列校本课程,逐步形成并彰显我校的办学特色。  

二、校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1、提高学生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主学习、自我完善的能力。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怡养情感,促进健康发展实现怡情悦性,和谐发展。  

三、校本课程设置的实施策略  

(一)设置原则  

1、“学生为本”的原则:课程结构决定着学生的素质结构。学校课程必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辩证处理好社会需要、课程体系和学生发展的关系,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校本课程。  

2、开放性原则:体现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  

(二)课程分类  

在保障完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学校构建的校本课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结合学校衔接教育特色发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一类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的选修课、活动课。  

1、特色校本课程  

特色课程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立性,真正做到“不同的发展,相同的进步”。在实施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我校积极构建、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自编了《“勤朴”读本》、《经典养德,诗书怡情》、《翰墨飘香》、《怡情养德——晨会教育手册》、《乒乓校本》五套校本教材,并全部进入课堂,在课表上落实教学课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为赶时髦,也不盲目性,而是蕴含了学校特有的价值理念,使校本课程的实施真正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2、选修课、活动课  

选修课、活动课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人文科学素养类、自然科学素养类、艺术体育类、生活技能类等各方面,类型包括教师指导型、竞赛型、兴趣型、特长型、提高型、讲座型和活动型。开设选修课和活动课一班先由教师个人申报,经学校进行合理分析与评估确定后,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场地,教室、多媒体室、各功能室、实验室、图书馆、微机房、运动场等所有课程资源向学生开放。学校为学生创设自主发展、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承担课 程的 老师人尽其才,学生各得其所,学校设施物尽其用。  

(三)课程项目  

特色课程  

项目  

对象  

责任人  

课时  

场地  

《“勤朴”读本》  

一至六年级  

班主任  

每周0.5  

教室  

《经典养德,诗书怡情》  

一至六年级  

班主任  

每周0.5  

教室  

《怡情养德——晨会教育手册》  

一至六年级  

班主任  

晨会课  

教室  

《翰墨飘香》  

四至六年级  

薛法明、陆玲华  

每周1  

书法教室  

《乒乓校本》  

一至六年级  

外聘教练  

每天活动课  

室内外乒乓区  

   

   

   

   

   

   

   

   

   

   

选修课程  

类型  

序号  

备选课程名称  

备注  

自然科学素养类  

1  

科技三模(顾志成)  

   

   

2  

机器人(许建锋)  

   

3  

七巧板(顾新怡)  

   

4  

磨方(张敏伟)  

   

5  

九连环等(唐小花)  

   

人文科学素养类  

   

   

1  

朗诵(杨洁玉)  

   

2  

经典诵读(费美玉、殷素玉、曹亚辉等)  

   

3  

小记者( 邵亚 君、陈玲霞)  

   

艺术体育类  

1  

棋类(钱燕、王广法、吴芳等)  

   

2  

大合唱(秦娣、殷亚年、张志明)  

   

3  

啦啦操(秦娣)  

   

4  

田径、门球等(体育组)  

   

5  

手风琴、葫芦丝、古筝(音乐组)  

   

6  

绘画(吴红亚、赵华等)  

   

7  

书法(强明菊、薛法明)  

   

生活技能类  

1  

英语口语(秦晓华)  

   

2  

十字绣(钱瑛)  

   

3  

手工(秦芳)  

   

4  

剪纸(周丽敏)  

   

5  

电脑操作(吴丰年)  

   

教师可根据上表列出的项目和自己的擅长选择开始的课程,也可以补充新项目,以充实学校校本课程的多样化和差异性,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体差异,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程设置  

特色校本课程全部进入课表执行,选修校本课程统一固定在每周四下午第四节课外活动时间进行。  

(五)课程管理(详见雪堰中心小学校本课程安排表  

教学管理  

1、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要求,完成课程计划,制定课程目标和课时计划。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2、任课教师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按步实施,教导处随机抽查和测评。  

3、教师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方案、有资料,有学生考勤记录。  

4、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5、任课教师要认真写好教学案例,及时总结反思等。  

6、学校定期进行校本课程研讨,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整理好每门课程的相关资料备查。  

7、教师在课程周期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参与情况,可采取“优秀”、“合格”、“不合格”等给予学生总结性评价,并及时提交班级、年级汇总成绩,最后交教导处。  

学生管理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公布当期开设的校本课程,供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课程。每位学生每学期必须在学校当轮开设的校本课程中任意选修1门。  

四、校本课程的评价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进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学校办学特色,学校将对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进行评价与奖励。  

评价与奖励内容:  

1、对课程纲要的评价。评价要素包括:课程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课程内容是否有针对性和价值性。课程的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  

2、课程实施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同时结合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记入业务档案。主要是四看:一看学生选择该科的人数,二看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三看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四看教师的资料、方案等。  

3、学生学业成绩评定。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通过发展性评价,一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可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选修课优秀学生”评比条件;二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学年末,定期举行“选修课优秀学生”表彰大会。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