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说理性文章如何教?
发布时间:2014-02-1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说理性文章如何教?  

雪堰中心小学   周丽敏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它自己的文体归属,任何一种文体都有它区别于其它文体的不同特点,这些特点鲜明地表现在内容的选择、结构的安排、技巧的运用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由文体决定的这些特征对于理解的文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说理性文章,其独特价值在于:一是通过教学了解说理文章的严密性;二是突出论据中举例证明时事例的典型性与人物的典型性;三是体现说理文章语言简洁性。四年级的《说勤奋》,到五年级的《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再到六年级的《学与问》,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为数不多。对于这一类教材,我们应该如何教?下面结合我在教学《学与问》一课中的感受,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尊重教材,理清逻辑  

前期解读教材,一直没有把课文二三四小节的说理过程理清,知道不是并列式构段,不是从不同侧面去论证“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但不能深入感知其说理逻辑。反复推敲思考,终于想清楚了作者的说理匠心:作者用哥白尼小时候就喜欢问的事例,告诉我们“问”是探求知识的开始,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应该怎么办呢?那就要问!随时随地问,拜“能者为师”;如果请教未果,那么就应该主动观察思考。这样看来,文章的说理逻辑是非常严密的。  

尊重基础,确定目标  

在学习《说勤奋》《谈礼貌》《滴水穿石的启示》的基础上,六年级的学生应该达成两个目标:  

1)正确把握文章说明的道理,知道文章借助哥白尼的例子,说明掌握学问是从问开始的;借助沈括的事例,说明有了问题还要善于观察才能掌握到更多的知识。  

2)能初步明白文章层层深入,推进论证的逻辑关系。  

其中,目标一是以前的学习要求,进入六年级要让孩子去感知论证关系。至于事例论证,推理论证,名言论证等术语,可以不强加给孩子。  

因为考虑到孩子们已经到了高年段,因此,我尝试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学习过程中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尊重学情,确定教点  

亲身体验,感悟文字。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学生的阅读结果,也许不像我们的阅读那样完整,流畅,但孩子们还是能从“非常喜欢”看出哥白尼喜欢问;从“经常”“缠着”“问这问那”和“……”看出哥白尼问得多,问得广。这时我让学生从平常事物——教室中发现问题,学生一时还真没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互相对视,腼腆地笑笑。于是他们从第一个事例的亲身体验中,真的感受到要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容易,“问”的确是探求知识的开始。  

拓展阅读,加深认识。学生在交流第三自然时,也基本能够把握重点。从“五彩缤纷”“瞬息万变”“日新月异”明白为什么要问;从“随时随地”“能者为师”知道有了问题该怎么办。这时我借助学生的积累,拓展阅读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能者为师”等孔子名言。  

紧扣事例,层层深入。沈括的事例,学生只能读出好问,好学,善于发现;只能读出事例要反映的是“在求知的过程中,要把勤学好问与观察思考相结合。”但沈括求得新知识的逻辑过程,孩子们难以梳理清楚:读诗生疑——请教妈妈——放在心上——亲临现场——思考明白。这个事例其实把前文的内容都包含其中了。稍一梳理,孩子们便感知到了作者论证的严密性。  

尊重学习,养成习惯  

已经到了六年级,孩子们也总会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我也尝试用课前预习单和课堂上的自主学习来帮助学生提高自主的学习能力。事实上,高年段的教学我更加注重孩子的自读、批注等,但是自主学习后的反馈——学生已明白的知识点,新的学习盲点,需要提升的能力等,是我无法摸清的。欣慰的是,孩子们的批注过程展开得比较充分,交流时能直接面向文章要点,有自己的感悟。  

教材是语文教学中最具权威的媒体,在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有意识地让学生有文体的意识。只有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才能全面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