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二年级数学第五次集体研讨活动记录
发布时间:2018-11-30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殷晓波

雪堰中心小学集体备课记录表

学科(年级):   年级数学               时间:    20181126          

备课组长:       殷晓波         记录人:  殷晓波          

参与人员:     殷晓波、吴洁、吕仕英、江敏华、龚芷娴                                     

中心发言人:     吴洁、殷晓波         

研讨内容    教学知识梳理                                       

研讨过程:

【表内乘法和除法(第三、四、六单元)】

前面已经提到,在关乘除法的教学内容在实验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修订的主要方面包括以下9个方面:

1、把乘加、乘减调整到5的乘法口决之后教学。

2、删去乘、除法竖式的教学内容(以上两条前面已经介绍。)

3、提示知识的本质内涵,促进数学理解和体验。

P20主题图,呈现了兔子和母鸡一起的图,(实验教材的主题图是将几个2和几个3分开作为两个例题处理的)兔子是两只两只在一起的,母鸡是3只3只在一起的。通过提问:小兔是怎样站队的?有几个2只?小鸡是怎样站队的?有几个3只?在学生列出连加算式后,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共同点:都是相同数连加,从而概括出两道版式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几个几”的认识。

 4、渗透乘除法关系,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

5、整理乘法表,感受数学美。

6、加强几何直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 :数轴(P30)帮助理解乘除法意义

7、设置开放情境,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P41)

8、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发展推理能力。

9、渗透画“正”字记录数据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作准备。

【综合与实践应用】

1、有趣的七巧板

编排《有趣的七巧板》这一实践活动,目的在于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各种平面图形,巩固学习的图形知识;鼓励学生有个性地想象,激发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感受图形的美,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

这次实践活动分成四段进行。

第一段“比比想想”,让学生认识七巧板。教材图示了一副七巧板,告诉学生这是一副七巧板,要他们说说一副七巧板有几块,有几种不同的图形,哪几块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从而了解一副七巧板由7块组成,其中5块是三角形的,1块是正方形的,1块是平行四边形的。5块三角形的大小不完全相同,2块最大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样的,两块最小的三角形大小也一样。学生在这一段活动中,知道了七巧板的构造,温习了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产生了“玩”七巧板的兴趣。

第二段“想想拼拼”,初步用七巧板拼出简单的图形,并说出拼成图形的名称。如果把七巧板里的小图形随意地拼,虽然很容易,但往往没有数学意味。如果要利用七巧板拼出的图形表达自己的思考,需要学会拼图的方法,积累拼图的技巧和经验。在这一步里,需要指导学生用七巧板拼出三角形或多边形,初步学习拼法。教材由易到难地指导学生拼图形,先用七巧板中的2块拼出三角形或四边形,让学生明白七巧板是用来拼图形的,拼图形时要有选择地使用七巧板。体会选择的小图形不同,拼出的图形就不同;选择的小图形相同,拼法不同,拼出的图形也不同。接着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出各种多边形,四边形、五边形等都可以。通过拼图形和辨认是几边形,巩固图形知识,体验图形的变换,学会拼法,激发拼图兴趣。然后增加选用的小图形块数,用七巧板里的4块、5块、6块拼图形。由于选用的小图形越来越多,拼法就越来越灵活,拼成的图形就越来越多样。这就促进了思维的发散,形成了拼图形的技巧。

第三段“拼拼说说”,用一副七巧板(7块全部使用)拼出各种各样、多姿多彩的图形,并相互交流拼出的是什么。七巧板不仅能够拼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还能拼出其他有内容、有意义的图形。尤其是拼出的动物形象、动作造型,栩栩如生,令人喜爱。在这一段里,教材先用图画示范了由一副七巧板拼成的鱼、羊、猫的模样,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鼓励他们大胆地想象、热情地交流。然后安排学生在有趣的拼图活动中,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拼出自己喜欢的图形,并把拼图的成果布置在教室里,与同学共享。

 

第四段回顾用七巧板拼图形的活动过程,交流各人的体会,这是新课程十分重视的教学活动。教材编排实践活动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动手实践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人们获得经验,一方面要积极参与活动,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收获。回顾与反思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的有效方式。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已初步适应小学教育,已经能够回忆曾经进行过的活动,所以从这个年级开始,在每一次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时,都要组织学生回顾活动过程,并畅谈收获,以逐步培养这种习惯。

教材以“七巧板‘巧’在哪里”为话题,组织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相互交流认识。教材呈现的“辣椒”卡通的讲述“用2块、3块、4块……都能拼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萝卜”卡通所说的“七巧板能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只是作个样子,是学生能够说出来的体会。学生还可以说出其他感受,甚至比两个卡通讲的更好。只要是他们在这次实践活动中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可以讲。

2、我们身体上的“尺”

这是一次估测物体长度的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估计的意味,得到的是物体大约有多长,与实际长度有一些误差;有测量的行为,是用自己的拃长、脚长、步长、庹长去测量物体的长度,和用尺测量长度有些相似。因此,教材把一拃、一脚、一步、一庹称为身体上的“尺”。

 

整个活动由三部分组成,依次是:认识“身体尺”、用“身体尺”量、反思活动过程。

1)认识“身体尺”。

这一部分,让学生认识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知道各有多长。在教学厘米时,已经量过一拃的长度。教学米的时候,已经量过一庹的长度。而一脚的长度和一步的长度,大多数学生还没有量过。

教材问学生:你的一拃、一步大约各是多少厘米?一庹大约比1米多多少厘米?一脚大约长多少厘米?学生如果还记得自己一拃、一庹的长度,可以直接填在教科书的表格里。如果已经遗忘,可以再量一次,并记录下来。至于一步的长度和一脚的长度,以前没有量过,需要测量才能知道。教材利用图画,示范了量一脚长的方法:可以在一只脚的脚尖和脚跟处各做一个记号,测量两个记号之间的长度,就能得到一脚的长。把自己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的长度记录在教科书里,是保存数据,这些长度在一段时间内是稳定的。可以用来估计物体的长度。在初步认识自己的一拃、一步、一庹、一脚以后,教材安排学生用一拃、一步、一脚去测量1米,了解1米大约是自己几拃的长度、几步的长度、几脚的长度。设计这些活动有两点目的:一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一拃、一步、一脚,以后测量物体长度时,知道满几拃或满几脚就是1米;二是初步体会利用拃、步、脚测量长度的方法,沿着物体直的边,连续地一拃一拃、一步一步、一脚一脚测量。教材把一拃、一步、一庹、一脚称为身体上的“尺”,其寓意就是一拃、一步、一庹、一脚能像尺那样很方便地测量物体的长度。

 

2)用“身体尺”量。

这一部分,用一拃、一脚、一步或一庹测量教室里、校园里一些较长物体的长度。例如,课桌面的长、黑板的长、篮球场的长等。并对这些测量产生某些体会。首先,要根据测量的对象,选择比较适当的“尺”。如果被测量的物体不长,可以用拃或脚来量;如果被测量的物体较长,可以用步或庹来量。如果测量地面上的长度,一般用脚或步来量比较方便:如果被测量的物体的位置稍高,一般用拃或庹来量。教材以测量课桌面的长、黑板的长、教室地面的长等为例,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尺”。显然一拃一拃地量课桌面的长,一庹一庹地量黑板的长,一步一步或一脚一脚地量地面的长,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否则,用庹测量课桌面的长,结果是不到1庹;用拃或庹量地面的长,会很累。其次,各个人的一拃、一脚、一步或一庹的长度不尽相同,因此测量同一个长度的量数不完全相同。例如,测量黑板的长,有人正好3庹,有人3庹多一些,有人3庹少一些,黑板的长大约3庹是比较合理的答案。这正体现了用“身体尺”量长度是一种估计,与物体的实际长度会有些误差。另外,“拃”“脚”“步”“庹”都可以当作单位,直接表达物体的长度。例如,黑板长大约3庹、课桌面长大约6拃等,不必再换算成米或厘米为单位的长度。因为换算有时比较麻烦,有时会超出学生已有的知识与能力。

3)回顾用身体尺测量长度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课程标准把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作为课程培养目标之一。因为数学活动经验是人们学习数学、运用数学所需要的资源,也是学生从数学学习中应该得到的收获。数学活动经验蕴含在数学活动过程之中,一般要通过回顾和反思的活动才能提取。

    教材在本次实践活动即将结束时,要求学生“回顾测量的过程”,说说“有哪些收获和体会”,这就在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些收获与体会是大多数学生的共识,例如,用“身体尺”量长度很方便、很有效,得到的是物体的大致长度,不太精确等。数学活动经验还包括个人的、有个性化特点的收获与体会,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