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知识篇
一、学会与孩子闲聊
聊天既是美丽的,又可以相互了解,亲密母子关系,甚至还可以在聊天过程中轻松而平静地解决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节奏越来越快的都市生活中,母子间的聊天恐怕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奢侈。于是,我们建议各位家长:学会跟孩子闲聊
1.闲聊时间可以选择在睡觉前、晚饭后、把孩子从学校接出来的路上、或者随时随地有闲聊心情的时候;
2.闲聊就是闲聊,不要让闲聊最终成为对孩子的教导甚至训诫。请记住,您怎样跟您的朋友闲聊,就该怎样跟您的孩子闲聊;
3.不要认为闲聊可有可无,如果您能做到每星期都有一次与孩子的亲密闲聊的话,到了孩子进入青春期的时候,您就会发现自己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父母;
4.要对孩子在闲聊中提到的生活问题或烦恼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在事后做笔记,帮孩子分析并整理自己的思路,以便能在下一次闲聊时给孩子提出良性的建议.
5.父母要对双方的闲聊感受负主要责任,多揣摩孩子的心理与兴趣,把握话题,从而使亲子双方都能产生?
二、和孩子交往的艺术
儿童有着与成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情感世界,想象力也很丰富,所以,家长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就有一个方法甚至可以说是艺术的问题。那么,如何正确的方法同孩子进行交流与沟通呢?
首先,要以平等的态度,把孩子当成朋友来看待。孩子虽小,但也有着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不希望别人尤其是家长对其诉求不屑一顾,很愿意大人同他们平等地讨论问题。否则,他们就会逐渐失去同大人交流的兴趣,将内心世界封闭起来,这是极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
其次,要耐心地解答孩子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孩子提出的问题可能是简单甚至可以说是幼稚的。但家长都要耐心细致认真解答,切忌敷衍了事,更不能对孩子提出的一些幼稚问题,取笑甚至讥讽。这会大大损伤孩子的好奇心,进而影响孩子的探索兴趣与想象力。同时,家长也要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素养。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更新周期日益加快的时代,各种新生事物、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如果家长总不能回答孩子提出的和种问题,久而久之,就会有损于家长在孩子中的威信。
当然,家长也要敢于承认自己在知识上的不足。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出这或那样千奇百怪的问题,家长一时回答不出来也是正常的。敢于面向孩子说出自己的不足,这不仅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使他们沉得家长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样同样可以赢得孩子的尊重。相反,如果不懂装懂,支支吾吾,或糊乱瞎说一通,不仅得不到孩子的尊重,反而给孩子留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不得于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孩子。
三、陪孩子温习
有时家庭功课多得让孩子透不过气来,而父母为了孩子的功课也倍感压倍力,每天回到家里,就是督促孩子做功课,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很多家长的?/SPAN>例行公事?/SPAN>,目的是希望孩子可以拿到好成绩。这无形中就形成一种压力,先是父母,然后慢慢伸延到孩子也感到这种无形的压力。
其实父母应明白一件事父母要协助孩子做功课,但目的并不是让孩子永远依赖父母的协助,而是诱导他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培养他学习的兴趣,进而使他可以独立学习。如果只有在父母督促下才会做功课,但父母有其他事要处理,不能陪伴时,孩子是否会自觉地温习?同时父母经过一日工作辛劳,还有多少精力应付孩子的功课?再说,孩子的功课将越学越深奥,父母是否有足够把握跟进呢?所以陪孩子温习的一个要旨:让孩子知道学习的责任在他自己而非父母,他学习所得不是向父母交待,而是丰富自己的知识。没有这些来自父母的压力,孩子学习起来可能感到较有乐趣,渐渐就不会逃避,乐于学习。
尚荣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念的是名校。功课比一般学校深,应付的功课繁多,他的问题是时间不足以完成每天的家课。尚荣的爸爸是一个商人,学生时代也不太喜欢读书,所以对孩子的功课不太注重。母亲是一位职业妇女,受过高等教育,很紧张孤学习状况。每天下班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吩咐孩子做功课,每个晚上惟一的工作就是帮孩子温习,往往至深夜十二时停止。
孩子不能看电视,没有玩耍时间,而妈妈也没有一点娱乐。然后当妈妈稍一放松,尚荣则宁愿坐在那里发呆,一整晚也完成不了页功课,即使在母亲严厉督促下,尚荣考回来的成绩却不很理想。其实尚荣的资质不差,母亲也克尽所能地帮助他,然而为何效果反而不好?
尚荣的父亲并不注重孩子读书成绩好不好,当妈妈要求他协助教导孩子功课时,他会在孩子面前说:用不着那么紧张,念不成书就退学好了。结果孩子把话听进心里,而对母亲疲劳轰炸式的温习法也感到厌烦,结果就消极地放弃了。
健全的孩子对学习都会感兴趣,因为他们天生有一种好奇心。可惜却因为家长教导时的态度和方法不好,影响了孩子学习的情绪和兴趣。假如父母心情轻松愉快、态度认真而不苛求,耐心而不冗赘的话,孩子就不会觉得学习是一件苦事;假使父母本身已觉得教导孩子是一件苦差,对孩子学习的兴趣无疑是一个打击,就像尚荣的妈妈一样,每天为教孩子温习而弄得彼此都疲倦不已。相反,完全放松的态度也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态度。像尚荣的父亲,就让孩子误会父亲并不关心他的学业。
其实,父母陪孩子一起做功课是一件好事,教育家都认为教育的责任应由学校和家长平均负担才收到最佳效果。父母在帮助孩子温习时可以了解到孩子学习的进程、习惯和兴趣。同时可让孩子在父母的关心情绪下安定地做好功课,更可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只是千万不能期望过高,而是应视孩子的程度和能力施教。同时不要忘了鼓励和夸奖,使他觉得努力是有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