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列表
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在雪小举行
发布时间:2017-03-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强明菊

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活动在雪小举行

保持一颗童心  坚守一种单纯

相信  教育的全部智慧

就在于一种崇高的信念……

 

早春三月,万物复苏,太湖之滨,生机盎然。 3月24日,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研讨活动在雪堰中心小学拉开帷幕。领衔人薛辉带着培育站成员走进雪小,为全体语文教师带来了课改路上的美丽风景。

第一篇章:生动课堂 展示阶段探索

本次活动,首先由三位老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教学。三位老师均选用写景状物题材,尽现浓浓的语文味。

孙丽娟老师师执教了六年级《夹竹桃》第二课时,整节课导入凝练,板块清晰,孙老师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并抓住时机,因势利导,读写结合,实施有灵性的教学。学生不仅朗读入情入境,对文字的感悟也精准、到位,品析到夹竹桃可贵的韧性,体会到季羡林散文的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失睿智的语言风格。

曹燕老师执教了五年级《音乐之都维也纳》第一课时。整堂课字词教学扎实,教学重点突出,注重读写结合。值得一提的是,曹老师充分挖掘教材资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突破难点:借助插图对成语含义描述;在总起句的对比中归纳中心意思;组织学生充分自学探索段落写作的秘诀。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妙语连珠,处处闪耀着思维的火花。

刘四青老师执教了六年级《广玉兰》第一课时。李老师的课幽默、大气、睿智。整个教学过程板块清晰,目标明确,检查预习,由词及句到文;品读段落,紧扣语言文字,由表及里,环节层层递进。师生合作和谐生动,学生交流、评价中肯恰当。李老师抓住文本语言规律,组织学生适时仿写,阅读与写作巧妙融合于无痕。

第二篇章:积极交流 实现教研相长

课后,培育站的老师聚在一起进行研讨。听课老师们针对三节课一一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导师薛辉与评课老师适时互动,答疑解惑。大家一致认为三位老师都能精准地解读教材,合理地运用资源并迁移,灵活运用向读学写的策略,做好读写的结合。灵动的课堂中见到了教师的智慧,智慧的交流中见到学生基本功的扎实。此次活动的开展,既为教师创造了互观互学、交流研讨的机会,又给培育站成员在教学领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范例,从而真正实现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第三篇章:名师引领 促进学员成长

    最后,薛辉导师结合点评,对培育站的老师进行了一次微讲座培训。他首先指出教学设计要体现年段特点,如《音乐之都维也纳》第四节总起句,前后两个分句间的关系要搞清后才能概括大意,第二节中的难点是分句的表达,不是并列关系,是递进关系。接着讲解了该如何打通阅读与写作之间的桥梁,如《夹竹桃》花影的幻想,作者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广玉兰》第二节中句子表达的矛盾处,《广玉兰》第一节为何要对原文删减,《理想的风筝》对原文节选的这几件事有何共同特点等。最后以《维生素C的故事》《音乐之都维也纳》为例,讲解如何对教材进行切割与组合。薛辉导师的点评高屋建瓴,一语中的,让人有豁然开朗之感。我们明白:语文老师要努力追求语文的原生价值,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需要来选定教学内容。

常州市小学语文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教学研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无一不让人心灵激荡,思维洞开。语文教学任重道远,高效课堂的探索之路还很漫长。我们学习,我们践行,我们一直在路上……       

(雪堰中心小学供稿∕撰稿:孙丽娟  审稿:强明菊  摄影:钱岳新)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雪堰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雪太路1号 电话:0519-86156781 联系QQ:934046002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